- 20: 恐嚇的效果與反效果
- 20: TPASS 一卡通:三代同堂
- 17: 前金散步
- 14: 機器人剪髮?
- 13: 《道德經》是消費者洞察與使用者經驗設計的經典
- 12: 公共運輸促進家庭幸福
- 12: 九如一路人行道:高雄後驛現代化及宜居社區的里程碑
- 11: 四十年前的墾丁情懷:公共運輸、徒步旅行與國家公園
- 08: 台灣高鐵 18 歲了。你還記得它小時候嗎?
- 07: 無法被理解的孤獨
- 07: 重新體驗看報
- 04: 高雄 TPASS 戲院地圖(2025 年 1 月版)
- 03: 讓文學回到《TLife》吧
- 30: 2024 個人年度閱讀回顧
- 29: 2024 個人年度電影排名
- 27: 三多路人行道:氣爆的記憶,以及社區的現代化
- 27: 公共運輸塑造城市感
- 27: 美麗島站是濃縮的高雄
- 26: 屏東市散步:屏東車站⇄屏東縣政府
- 25: 椒鹽小卷:台鐵的頂級便當
- 24: 公共運輸、步行環境與永續生活:永續交通的人本思考
- 24: 圖書館的看報社交
- 23: 冷冷的天,暖暖的公車
- 22: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回首防疫創傷,療癒未竟事務
- 21: 投影片比例:更新與傳承
- 20: 十八年前的高雄捷運:我們已經走得這麼遠了
- 20: 突然想大便
- 19: 我的便當袋
- 18: 讀報遊世界,讓報紙再次有趣:沒有什麼地方比圖書館更適合這個展了
- 15: 藝術共融、文化平權的典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 14: 有稜有角,卻也溫柔包容:AM 創意 2024 《綠野仙蹤》中文版音樂劇
- 13: 《理性與感性》:我的第一部李安
- 12: 公共運輸素養要趁早建立
- 09: 舊水圳與新軌道的交會:高雄市立圖書館寶珠分館
- 08: 市中心舊聚落裡的迷你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苓雅分館
- 07: 舊城城門邊的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左營分館
- 07: 農田與工廠間的現代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中庄分館
- 06: 左營大路人行道:五十年不變的聚落終於走進現代
- 04: 見證高雄經濟起飛的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前鎮分館、鳳山二館
- 02: 年輕社區的家庭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河堤分館
- 01: 青春滿溢的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左新分館
- 29: 鳳山溪畔的桃花源:鳳山中崙社區、高市圖中崙分館
- 28: 縱貫五十年,我的台北印象:現代的古都
- 25: 高雄⇄東港,公共運輸半日遊(二):步行體驗小鎮風情
- 25: 高雄⇄東港,公共運輸半日遊(一):交通體驗
- 22: 從青壯年時期就開始積極使用公共運輸,是成功老化的必要條件
- 19: 《種土》:更永續的世界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 16: 台鐵便當新時代
- 15: 藝術是主觀的真實:二刷高美館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
- 14: 台灣高鐵的頂級服務設計與體驗:列車清潔人員的效率與紀律
- 11: 台澎金馬一日生活圈
- 09: 有人行道,才有愛與生活
- 08: 人生如戲,也不如戲
- 07: 輕軌成圓,沿線人行道也終於要成圓了
- 07: 鏡中的鋼琴師
- 06: 步行的環境,生活的質地:也許這個世界終究是要由高中生來拯救的
- 05: 專業還是該有專業的堅持
- 04: 居家生活的減法設計時代
- 03: 美髮業的現況與展望
- 02: 台鐵 120 元便當的機會與挑戰
- 01: 與時俱進的迷路夢
- 31: 中式餐飲體驗:不論老派或現代,都是為了一家人好好吃頓飯
- 30: 酵素洗衣精:近年最有感的洗衣科技
- 30: 如何趕時間
- 29: 城市與公車,二十六年前的台北與我
- 28: 不要迷信熱情
- 25: 趕時間請走樓梯,不趕時間更可以走樓梯(電扶梯就站好站滿)
- 24: 只是等待是等不到世界變得更好的,你必須在它還不夠好的時候就開始參與改變
- 23: 鄧師傅中正總店:內用體驗
- 23: 自由的滋味
- 21: 提醒自己,不要總是帶著刻板印象看世界
- 20: 說說「被看不起」這件事
- 20: 兒少與親職賦能,從公共運輸開始
- 19: 一推到底,搭車調椅背不煩惱
- 19: 料理、步行與人生
- 18: 馬祖紀行,高雄南竿一日來回(二):女神之島的生活質地
- 17: 馬祖紀行,高雄南竿一日來回(一):長途及轉乘交通體驗
- 15: 生命中的賤人
- 14: 韓江《白》:一件同時是詩、散文、小說的藝術品
- 13: 韓江《永不告別》:在意識與潛意識、在生與死的交界感受真實
- 13: 韓江《少年來了》:當死亡不再主宰
- 12: 韓江《素食者》:也許真正瘋狂的是儒家社會的差序格局
- 12: 我的小黃體驗:最好的體驗都是減法設計
- 11: 嘉義快閃五小時:從民政到交通,從郊區到市區,從傳統到現代
- 09: 北車台鐵資訊看板:還真的不好
- 07: 岡山雙鐵新氣象
- 06: 自強不息,PP 2.0:台鐵 E500 電力機車推拉式自強號
- 06: 台鐵 QR 碼紙票:現階段的易用性觀察
- 04: 韌性市民,韌性城市:山陀兒之後、邁向復原的高雄
- 04: 山陀兒之後
- 02: 天氣太好,晾衣服也是有困擾的
- 01: 從池上便當到高鐵便當,台灣鐵路便當一甲子的跨代傳承與升級
- 30: 走進一節車廂、一個車站,就走進了一個小宇宙
- 29: 前一秒嗶卡,這一秒就查得到:透過手機即時查詢一卡通餘額與近期交易
- 28: 現代公共運輸重塑了人們的距離感與心理地圖
- 27: 商業區裡的古樸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新興分館
- 26: 行人地獄走過一回
- 25: 45 到 64 歲的中高齡族群應以高標促進體適能,為邁入高齡階段儲備餘裕
- 24: 我的電影 DVD 收藏,以及後影碟時代的變與不變
- 23: 我的隨身環保餐具
- 22: 我的隨身環保袋
- 21: 二十年,一瞬
- 20: 上世紀的機上娛樂:書、文學與閱讀
- 18: 呼叫器隨想
- 17: 你是哪裡人:居住地或故鄉,以及一些零星久遠的台南回憶
- 16: 你做好了,大家就會來了(即使他們之前跟你說不需要)
- 15: Uber 小黃初體驗,以及小黃與我
- 14: 蛋黃酥:台灣人的月餅, 台灣人的性格
- 13: 月餅恐懼症
- 12: 公共自行車不只是自行車,更是沒有負擔的移動服務
- 11: 兩個訣竅幫助你更容易建立運動習慣
- 10: 菜市場裡的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南鼓山分館
- 09: 海港邊的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旗津分館
- 08: 公共圖書館:豐富生活的共融場域
- 07: 路面電車重新連結了人與城市
- 06: 迎接現代公共運輸原生世代
- 05: 高雄民生大排的紅毛草
- 04: 世界和平
- 01: 《聽海湧》:節制、傑出的戰爭懸疑小品
- 29: 大雨、離峰、郊區:高雄公共運輸的終極試煉
- 23: 逐步邁向無車人生:十年里程碑
- 23: 竹塹小散步
- 22: 屏東市綠色運輸半日遊:市場連連看
- 21: 好逛、好吃、好玩:屏東西市場
- 19: 出門看展卻忘了帶票,折返取票也意外驗證了公共運輸的彈性
- 18: 高美館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從影像到體驗,從現代到後現代
- 06: 漫步花蓮市
- 05: 新自強號一日生活圈:高雄⇄花蓮
- 05: 意外的追行李旅程
- 03: 搭高鐵追彩虹
- 30: 高雄捷運岡山站:體驗與展望
- 28: 高鐵台北站 B3 出口到台北轉運站與圓山轉運站:動線實測暨場站觀察
- 25: 浯島紀行
- 22: 依然是頭一次的甘蜜的 Kiss 味:文夏紀錄片《夏日的文化洋行》
- 21: 嘉義市:步行者指南
- 19: 新世代的老人要訓練自己成為更好的老人
- 17: 一卡通綠點:最好用的公共運輸現金回饋
- 16: 適宜步行的城市,才是宜居的城市:高雄三民街小吃,中華路散步
- 10: 高雄市瑞隆路標線型人行道:現況與展望
- 07: 旗津公車:運能或許足夠,體驗可以更好
- 06: 交通不只是交通:公共運輸讓你的時間更有價值
- 04: 雙城記:從哈瑪星到基隆
- 31: 背磁式車票的鄉愁
- 30: 雨都紀行
- 26: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旅程的記錄與記憶
- 25: 菊島紀行
- 24: 川端康成《雪國》:一部像散文的小說
- 16: 重遊竹溪寺,暨再次體驗台南公共運輸
- 15: 川端康成《千羽鶴》:罪惡感的編織與演繹
- 13: 台灣高鐵啟動交通價值觀的典範轉移
- 11: 高雄春天藝術節《小太陽》高市交親子音樂會:音樂與戲劇都令人驚豔
- 10: 早起的藝術:我如何學會享受高鐵一日生活圈的北高時差
- 08: 《中文打字機》:對現代化的焦慮與渴望驅動人們重新發現與認識中文
- 22: 電桿風情
- 20: 北迴歸線的另一端.古巴 1/5 甲子:吳益政攝影個展
- 15: 千山我獨行,不必相認
- 14: 《煎一壺時代補帖:高雄30家老中藥房的故事祕方》:故事很精采,時代的脈絡若能完整些更好
- 12: 《誌村鑑2:三寮灣、蘆竹溝》解壓縮台南的鹽分地帶
- 06: 在音樂中想像、冒險、療癒與成長:音樂劇《Musical TARU!恐龍復活了!》
- 05: 清明吃潤餅,台灣的感恩節
- 02: 步行的理由
- 31: 《魔鬼剋星:冰天凍地》:電影與觀眾的世代傳承
- 30: 《好餓的毛毛蟲秀》:極簡、溫馨的繪本布偶劇
- 29: 搭高鐵拍國道:國道一號,苗栗造橋
- 28: 攝月也觀心
- 27: 車站是家的延伸:我的高鐵左營站
- 25: 致謝與致歉,心路歷程,書店與我,以及致未來
- 22: 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
- 20: 《(真)新的一天》:攝影唯美,演員盡力,劇情與角色略嫌薄弱
- 16: 小吃店的「好吃」與「常吃」
- 15: 迴轉壽司,迴轉人生
- 15: 《滯留生》精準重現了 1970 年代的電影質地
- 13: 大戶屋:最庶民的大餐
- 12: 幸田文《廚房記》:儀式與意義,飲食與人生
- 12: 三十三年前的西裝日:青春的日記與歲月的風景
- 10: 《我的完美日常》:現在是現在,下次是下次
- 08: 夜市憶往
- 07: 車在路上跑,焉能不中釘:要是中樂透像中釘這麼容易就好了
- 06: 《美國女孩:電影劇本與幕後創作全書》:本世紀到目前為止講得最好的台灣家庭故事
- 04: 早八的回憶
- 04: 慢慢來,比較快
- 03: 《媽的多重宇宙》:瘋狂的多重宇宙,永恆的家庭價值
- 01: 《沙丘:第二部》:飽滿但疏離的科幻宮鬥
- 29: 跨世代的共同命運驅動時代的趨勢
- 25: 《可憐的東西》:超現實的驚悚喜劇
- 23: 公共運輸與身體活動:正確的生活習慣是一整套、相輔相成的
- 22: 高雄 TPASS/MeNGo 交通月票個人統計與心得:第十期(2024-01-22 ~ 2024-02-20)
- 21: 鼎泰豐與我
- 19: 北大武山下的高雄港
- 18: 2023 年高雄境內台鐵車站運量排名,以及 2024 年趨勢
- 17: 高捷岡山站即將通車,也是台鐵的轉型契機
- 16: 台鐵轉型:以終為始,從學習掌握消費者市場開始
- 04: 公共圖書館的時代價值
- 30: 台鐵如何重新接軌現代生活
- 29: 一起看鴨鴨,十年之後
- 26: 郵政存簿儲金:一位老朋友,以及人生最早的信任感
- 25: 高雄 TPASS/MeNGo 交通月票個人統計與心得:第九期(2023-12-23 ~ 2024-01-21)
- 24: 公共運輸是最好的青銀共融與親子教養場域
- 21: 《石門》: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 20: 《一個人的逃亡》:米高肯恩的完美告別作
- 20: 成圓的輕軌是一條平安回家的路
- 20: TPASS/MeNGo 南高屏交通月票可以手機過卡了
- 17: 鼓山魚市場怎麼救?
- 16: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孃》:百年前的抑鬱青春與死亡探索
- 14: 高雄壽山動物園:讓動物園再次有趣
- 13: 心誠則靈,但未必有求必應:台灣人投票就像到廟裡拜拜,真的是神聖的一票
- 12: 高雄輕軌:比綠色隧道與路面電車更美的,是現代生活的韻律
- 11: 台鐵:高雄最傳統也最現代、最低調也最包容的公共運輸骨幹
- 10: 顧到差異,才真美麗
- 07: 高雄環狀輕軌全線通車一週,就有了家的感覺
- 05: 台鐵最需要的不是美學改造,而是認識自己
- 04: 高雄 TPASS 戲院地圖
- 04: 交通有愛,行動無礙:新的一年,美好的公車體驗
- 03: 高雄捷運戲院地圖
- 02: 搭輕軌看電影:高雄輕軌沿線的電影院列表
- 02: 月亮的臉偷偷地在改變(人們的交通方式也是)
- 01: 高雄輕軌成圓:通車首日體驗
- 30: 《人犬》:盧貝松的黑暗童話
- 29: 高雄 TPASS/MeNGo 交通月票個人統計與心得:第八期(2023-11-23 ~ 2023-12-22)
- 28: 那一年的城市與青春
- 26: 你能感受到這世界上的美好(而不是永遠都在挑毛病),才能創造更多的美好
- 25: 2023 個人年度電影排名
- 24: 《扭轉奇蹟》:我最愛的耶誕電影
- 23: 紡織業:戰後台灣產業轉型的起點
- 22: 《第十四道門》:小說與電影都極為精采、既黑暗又恐怖的兒童冒險故事
- 21: 使用道路要懂得趨吉避凶
- 20: 川端康成《古都》:千重子找到了苗子,我也和年少時的自己重逢
- 19: 無怨的《青春(春)》
- 18: 下錯站有下錯站的風景
- 17: 時空筆記本
- 16: 交通方式形塑你的性格
- 12: 人類膀胱的演化速度跟不上電影技術的變化
- 10: 《旺卡》:清新明亮的《巧克力冒險工廠》前傳
- 09: 《小曉》:林品彤的小曉獨自撐起整部電影,也療癒了我們創傷的童年
- 08: 《赤心巔峰》:啟發人心的、傑出的極限運動員紀錄片
- 08: 移動的不是神主牌,而是每個人的未來
- 05: 《呂孟凡營養師的飲食 Q&A》教你吃得輕鬆又健康
- 02: 《富都青年》:脆弱的社會底層,堅韌的兄弟情
- 30: 《老狐狸》:小小黑暗英雄的形成與覺醒
- 30: 人生沒有捷徑,不可能總是像騎機車一樣從門口到門口
- 28: 好好生活,就是救國
- 27: 《BIG》:魏德聖久違的溫馨小品
- 25: 跨越文化與時空、融匯經典與現代:AM 創意 2023 中文版音樂劇《綠野仙蹤》
- 24: 高雄 TPASS/MeNGo 交通月票個人統計與心得:第七期(2023-10-25 ~ 2023-11-22)
- 23: 毀滅就是重生:村田沙耶香的《地球星人》
- 22: 讀《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黃山料受歡迎是有道理的
- 20: 停止追逐,才看得到趨勢
- 17: 人生是從秋天開始的
- 15: 獨立書店與永續價值
- 09: 這是個比上世紀末更保守、卻也更好的時代
- 08: 最好的中短程公共運輸要以路面運具為主
- 07: 高齡者適應現代科技的能力比你以為的更好
- 31: 公車主流化是交通平權與發展觀光的關鍵
- 28: 萬聖節已經是本土化且無包袱的台灣家庭節日了
- 27: 交通人因工程之長輩們的搭公車反手刷卡神技
- 26: 我的交通卡攜帶與使用方式
- 24: 搭公車是最有「城市感」的社交生活
- 23: 高雄市公車的城鄉差距:縣市合併十三年之後的體驗
- 22: 楠梓、仁武公共運輸半日遊
- 21: 如果傳統電子票證升級困難,那就繞過它吧
- 18: 低地板公車:不只促進交通平權,更縫合大眾的移動體驗
- 17: TPASS 消費者洞察與行銷:一些建議
- 14: 搭公車訪書店:初次體驗屏東市區公車
- 05: 台鐵便當的魅力
- 02: 台灣高鐵的體驗設計融化你我的心
- 01: 貨櫃風格的星巴克高雄小港中安門市新開幕,搭 69A 小港幹線公車來逛逛
- 28: 風簷展書讀:文青老了還是文青
- 27: 積極提升體適能與公共運輸素養,成為更值得尊敬的長者
- 26: 交通時間多一些餘裕,人生體驗多一些精采
- 24: 公共運輸上的入座與讓座
- 23: 台鐵便當是祥和社會的根基
- 22: 高鐵便當:三杯杏鮑菇、香烤雞腿排、香滷肉排
- 18: 給搭公車新手的終極心法,以高雄為例
- 17: 公共運輸遊岡山
- 15: 中高齡族群可以、也應該帶動地方創生力
- 12: 《南方,寂寞鐵道》不只記錄過去,更賦予當下新的意義
- 11: 便利商店是現代人的廟口
- 07: 文學與我
- 06: 《我和我的賽車老爸》展現新銳導演的企圖心
- 04: 紅毛草
- 03: 颱風夜憶往
- 02: 那個誰誰誰不菸不酒認真養生卻罹癌早逝,你要我過得健康有什麼用?
- 02: 《法貝爾曼》:電影是真愛
- 01: 《機器人宅急便 2:能寄勇氣嗎》展開真實的家庭代間關係與情感
- 31: 六十歲的浪漫愛情喜劇
- 30: 公共圖書館、公共運輸與永續價值
- 29: 懂得等待,人生才有價值
- 28: 三十六號
- 27: 持續運動八年記:永續、紀律、平衡
- 26: 旗山、美濃公車半日遊
- 20: 終於不再是天選之人:COVID-19 確診記
- 15: 在異鄉遇上故鄉
- 09: 最重要的是餐點,而不是點餐
- 07: 雨的旋律同步了城市人的頻率
- 05: 《小太陽》音樂劇場:再次南下找太陽
- 04: 《一個人的朝聖》:超越期待的精緻小品
- 02: 最難忘的觀影體驗
- 30: 《八尺門的辯護人》是近年台劇罕見的傑作
- 21: 化整為零,有備無患:維持運動習慣的秘訣
- 20: 《芭比》是極為傑出的玩具改編電影,甚至超越了《變形金剛》第一集
- 17: 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
- 16: 動機愈強,用起來就愈方便
- 14: 邁向永續交通:公共運輸不只替代既有的私有運具旅次,更增加移動的能力與自由
- 13: 健身的「阿宅復仇論」
- 11: 白飯的滋味
- 10: 《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是系列電影重啟的序曲
- 08: 無事坐巴士:鳳山→九曲堂
- 08: 你的選擇反映了你是誰
- 07: Garmin Venu 2 Plus:13.14 版軟體更新終於解決了惱人的自動暫停失效問題
- 06: 逐步邁向無車人生
- 05: 公共運輸讓你更懂得生活
- 03: 台鐵捷運化的關鍵不是班距,而是在地人把它當成城市內的交通工具
- 02: 川味小吃(高雄鹽埕)
- 01: 行政院通勤月票 TPASS 啟用首日:台灣公共運輸的里程碑
- 30: 公共運輸是拓展視野的最佳管道
- 29: 《機器人宅急便 1:什麼都可以寄》不只是給孩子的橋樑書,也是給郵局的情書
- 28: 被意外撞離人生的軌道,卻也在疏離中找到自我
- 26: 公共運輸、永續交通與現代價值
- 25: 你必須喜歡你的工作,才能勝任:《南方,寂寞鐵道》觀後感
- 24: 高雄市綠 1 公車:北前鎮的社區巡迴公車
- 23: 台塑王氏昆仲公園
- 21: TPASS 行政院通勤月票一卡通:高雄版
- 20: 疫情趨緩,北車大廳也找回了原本的溫暖
- 16: 高雄輕軌:人本交通的現代地景
- 13: 紙書的鄉愁
- 11: 我的電影欣賞紀律
- 10: 圖書館與我
- 09: 鳳山現代公共運輸攻略:如何利用捷運、輕軌、台鐵與公共自行車抵達幾乎任何角落
- 07: 搶救危老臼齒:光陰的故事與治療的風景
- 06: 公共運輸:價值觀是最強的行為驅力
- 04: 高雄市公車:十五年來的體驗,以及展望
- 03: 最簡單的正念呼吸指引:一學就會,立即見效
- 01: 後疫情時代的身心安頓與重建:穿戴裝置的應用
- 31: 高雄交通月票:雨天的考驗
- 28: 旗山就在隔壁:高雄 399 交通月票拉近了城鄉的距離
- 27: 最美的夕陽,就是與你共賞的那一個
- 26: 屏東公共自行車:世代交替
- 25: 台南公共運輸:初次體驗
- 24: 不只通勤:日常頻繁的短程移動更能彰顯交通月票的價值
- 23: 高雄 399 元交通月票使用心得
- 07: 追求卓越表現,從打造心理韌性開始
- 31: 缺乏動力?你需要的不是激勵,而是意義
- 29: 我的公共運輸人生
- 27: 無印良品 MUJI BOOKS:小書店裡的大世界
- 25: 每個人都有一些病痛與無奈:中高齡族群如何以運動重新啟動人生
- 10: 中年人的年齡心魔,以及如何擺脫桎梏
- 07: 獨立書店的挑戰與機會
- 03: 電停了,時間也停了下來
- 16: 當責的必要條件(為什麼當責文化這麼難建立)
- 10: 從燈會看燈塔,從燈塔看台灣
- 24: 《駭客任務:復活》不僅是舊三部曲的續集與重拍,更是告別
- 23: 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邁向第二個十年
- 10: 先喜歡自己,才能跟自己和解
- 08: 《美國女孩》:我們終究要學會放下
- 31: 魔法、認同與真實:我的《地球迷航》
- 11: 2021 國慶煙火在高雄
- 08: 新冠 AZ 疫苗第二劑:邁向完全接種
- 25: 持續運動六年記:抗疫的一年
- 24: 給 Garmin 智慧錶使用者的正念呼吸入門指引
- 23: 運動與正念是最佳助眠劑
- 25: 防疫降級,開始學習與新冠共存
- 18: 新冠 AZ 疫苗第一劑:接種後 48 小時身體反應記錄
- 16: 五十世代的集體成年禮:新冠公費疫苗接種
- 09: 體重管理,趁早開始
- 16: 三級警戒的戶外跑步之道
- 10: Garmin 每日訓練建議:你的隨身跑步教練
- 06: 跑步禪:跑步初學者的心理建設
- 29: 我的游牧人生與夢想之地
- 20: 賦能未來的老人,是降低醫護負擔最好的方式
- 18: 迪卡儂的服務與體驗設計: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 14: 高雄鐵道綠園道:鳳山計畫區初探
- 08: 高齡健康:從單向照護到合作促進
- 04: 九年國教世代六十五歲了
- 04: 青春是一種永恆的心境
- 26: 玩不膩的伏地挺身訓練計畫
- 15: 跑步路線:高雄輕軌大南環
- 14: 路面電車的魔力:高雄輕軌大南環
- 28: 現實世界的全集中呼吸:Garmin 的正念呼吸引導
- 27: 重建鄰里關係,強化社會支持
- 23: 以通用計程車觸發產業升級
- 20: 憶柯華葳老師
- 15: 菸點到最後會變成灰,人也一樣
- 31: 引導孩子同理、大人療癒:親子音樂劇《屋頂動物園:用不完的願望》
- 28: 中年,再啟動:運動重啟你的身心靈
- 19: 跑步路線:高雄曹公圳、鳳山溪
- 14: 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每個人都一樣在努力實現夢想:One-Forty 年度攝影展
- 07: 我們還需要評論文章嗎?
- 28: 晨跑:啟動一天最好的方式
- 22: 公路車日記:五年,從騎到跑,重新啟動
- 21: 夏至午後天文物理防曬跑:用跑步體驗日食
- 12: 北車大廳是台鐵的機會,而不是問題
- 02: 送別高雄 City Bike,十一年的老朋友
- 30: 世俗、多元、包容:台北車站的核心價值
- 28: 我的居家健身節奏
- 18: 眾人在大廳席地而坐,是台北車站最美的風景
- 11: 防疫的龜兔賽跑
- 07: 閱讀城市,文化高雄
- 18: 喚起好奇,就能啟動思考
- 13: 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對運動習慣的影響
- 25: 如何建立居家健身的紀律
- 21: 專注在當下的健康,而不是想像的糧荒
- 15: 疾病的全球化:以史為鏡
- 02: 時間依然繼續在走,不管冠狀病毒走了沒有
- 19: 在不方便中啟動減法生活,回歸基本
- 05: 你的年齡,只有你能定義
- 18: 不只是完結,更是重生:星際大戰九部曲《天行者的崛起》
- 02: 如何面對無常?
- 18: 公路車日記:池上、關山、197 縣道
- 08: 《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終於終結了三集爛續集
- 02: 二○六二,就在此時此地
- 28: 我的三高對抗史
- 09: 中正大學三十週年,憶林清江校長
- 07: 老得好的設計思考
- 28: 持續運動四年記:維持運動習慣的秘訣
- 21: 大叔自拍(十五):與過去的自己同框
- 18: 歲月是把什麼刀
- 10: 或許,喝水就好
- 04: 公路車日記:南州糖廠
- 23: 公路車日記:奮起攻頂
- 19: 好奇、觀察、重新發現世界:讀劉克襄《福爾摩沙大旅行》
- 14: 公路車日記:四年,一萬公里,無限可能
- 27: 如果真有翻譯蒟蒻:讀大衛.貝洛斯《你的耳朵裡是魚嗎?》
- 15: 體驗的書寫與穿越:讀詹宏志《旅行與讀書》
- 13: 大叔自拍(十四):不彆扭的姿勢,有訣竅
- 13: 公路車日記:品味軒看海
- 12: 公路車日記:台南黃金海岸
- 29: 公路車日記:2019 KK120 高雄墾丁自我挑戰賽
- 27: 《關於單車,我說的其實是……》推薦語
- 24: 牛津解密,以及一些回憶
- 06: 建立當責文化,從推動職工運動開始
- 02: 公路車日記:挑戰恆春半島
- 24: 公路車日記:德文部落
- 23: 回不去
- 22: 大叔自拍(十三):中高齡自拍的關鍵心法
- 14: 每個市民都是城市的最佳代言人
- 08: 運動,重新啟動你的人生
- 07: 打造高雄成為運動城市
- 01: 大叔自拍(十二):因為愛
- 27: 跟著《大黃蜂》重返最好的時光
- 24: 公路車日記:騎芋甲仙
- 17: 你成為理想中的大人了嗎?
- 14: 五十世代的抑鬱與療癒
- 08: 一萬公里的單車人生
- 02: 來古道溜滑梯:高雄登山街六十巷歷史場域滑梯
- 30: 高雄鐵路地下化:通勤車站夜騎
- 19: 公路車日記:新中橫公路
- 15: 宜居、永續、地方創生
- 12: 宜居,從宜步行開始
- 09: 改變,從自己開始
- 25: 花蓮公車與星巴克洄瀾門市,一次體驗
- 22: 高雄鐵路地下化:意義與展望
- 11: 多發廢文,少喝酒
- 27: 成功建立飲食紀律的八個原則
- 24: 建立訓練意識,在訓練自己的同時貢獻世界
- 22: 持續運動三年記:紀律、自我、當下、世界
- 11: 大叔自拍(十):勤自拍,促健康
- 09: 拯救拍得不好的食物照
- 03: 當責:做自己,最好的自己
- 14: 公路車日記:高雄大坪頂
- 21: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
- 17: 公路車日記:三年,一段新人生
- 14: 循序漸進,練好舉臂單腿深蹲(Pistol Squat)
- 13: 晨跑:第一個月的心得
- 11: 公路車日記:清境到武嶺,第二次
- 20: 公路車日記:藤枝林道
- 17: 老闆愛運動
- 06: 公路車日記:2018 KK120 高雄墾丁自我挑戰賽
- 30: 創新的關鍵不是方法,而是態度
- 29: 公路車日記:梅山三十六彎
- 27: 成功老化,及早開始
- 21: 企業持續創新、永續成長的關鍵:鼓勵並引導主管與員工運動
- 19: 科學的脈絡
- 16: 欲競選公職,先強身健體
- 10: 減糖救國
- 08: 公路車日記:下淡水溪鐵橋
- 03: 大叔自拍(九):邊緣型車友的日常
- 28: 不老人生的青春五態,就從運動開始
- 25: 公路車日記:神山戀武
- 17: 「方便」不是唯一的價值
- 14: 公路車日記:美濃湖
- 30: 不老人生,從還不太老的時候就該開始了
- 27: 公路車日記:雙進中寮
- 16: 大叔自拍(八):不只人與景,更是心與境
- 30: 從寂寞與衝突到愛與關懷:《我的媽媽是 Eny》
- 21: 信任你的直覺,讓學習自然發生
- 15: 真正的故事還沒開始:星際大戰八部曲《最後的絕地武士》
- 13: 傳承與新生:星際大戰八部曲《最後的絕地武士》
- 08: 重要的是記得,不是繼承
- 18: 你的人生,你也不能決定
- 04: 大叔自拍(七):自拍的設計思考
- 04: 公路車日記:武嶺
- 27: 衣櫃考古
- 25: Active 10:每天快走十分鐘,健康促進更輕鬆
- 25: 持續運動兩年記:想得更深,看得更遠
- 21: 運動,讓你重新找回自己
- 10: 愈來愈胖的世界
- 07: 公路車日記:霧台公路
- 04: 你的人生,只有你能決定
- 29: 跳繩運動:高強度間歇訓練心得
- 25: 公路車日記:兩週年回顧
- 16: 愛在飛揚的音符
- 09: 公路車日記:第一個 200K
- 01: 再探 Mio PAI 與 SLICE
- 23: 沒齒難忘,摔車記
- 08: 大叔自拍(六):學習和自己相處
- 24: 鐵馬上鐵道:高雄潮州兩鐵運輸經驗分享
- 19: Mio SLICE 與 PAI 初探
- 11: 運動延年益壽,即使你動得不夠(當然,動好動滿更好)
- 05: 從運動用品銷售到休閒社群經營
- 04: 老年人仍需要中高強度運動
- 03: 用「心」運動:為什麼你需要心率錶/手環?
- 02: 漸進超負荷:懂運動,才懂人生
- 30: 運動是最好的休息
- 29: 減去肥胖,迎來希望
- 28: 讓運動成為你新年願望的第一位
- 23: 運動、心理學、使用者經驗
- 21: 十六歲女孩的夢想
- 07: 提升自我效能,積極掌握人生:「當責」的三十項核心能力
- 06: 大叔自拍(五):盲拍,信任你的直覺
- 04: 大叔自拍(四):臂距外、視距內,為特定時空的自己留下記錄
- 10: 運動服裝的純棉偏好
- 09: 師生的共同命運,以及大學的創新
- 05: 跳繩入門:七個步驟,循序漸進,一定學得會
- 25: 完全不運動的人如何開始運動?
- 20: 運動的使用者經驗
- 10: 我們為什麼不運動?
- 08: 老年人需要怎樣的運動?
- 08: 如何開始運動
- 04: 二十週減重七公斤:心得、分析與建議
- 23: 公路車日記:一年後的新世界
- 20: 流浪博士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十個建議
- 16: 通勤順便運動:有效利用通勤時間累積運動效果
- 14: 五十歲之前你應該知道的十件事
- 13: 運動很花時間嗎?
- 08: 持續運動三季:健身、正念與自我效能
- 01: 死了一隻銀背大猩猩之後
- 14: 你的客廳就是最好的健身房
- 27: 如何建立運動習慣
- 24: 運動、飲食與減重
- 18: 在家吃早餐
- 15: AlphaGo 與李世乭對弈教我們的事
- 11: 把握中年,重新啟動人生
- 06: 幫孩子找方向前,請先了解他們
- 24: 大叔動起來:持續運動半年記
- 18: 一場電影一場夢
- 30: 科普如何科普
- 15: 大叔自拍(三):手臂長度不是問題
- 13: 大叔自拍(二):讓自己成為最好的背景
- 10: 重燃熱血:柯文哲「雙城挑戰」陪騎,高雄楠梓到市區
- 31: 光陰,2015
- 31: 大叔健身:徒手重訓與心率記錄
- 25: 大叔自拍(一):讓自拍像側拍
- 22: 跟四、五、六部曲道別: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
- 18: 既是續集,亦是重拍: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
- 16: 高鐵新三站:聯外交通初探
- 02: 大叔看電影
- 22: 大叔(不)減重
- 26: 獨立書店的未來
- 26: 公路車日記:三個月後的新生活
- 30: 南下找太陽
- 18: 高雄輕軌道路介面初勘
- 12: 《破風》高雄模擬賽道
- 10: 小確幸現象透露的潛在需求
- 09: 高雄第二臨港線自行車道
- 08: 自行車道:人車如何共處
- 26: 公路車日記:一輛自行車啟動行為改變的連鎖反應
- 08: 如何修練洞察力
- 06: 公路車初體驗:從探索世界到發現自我的旅程
- 23: 愛要怎麼說
- 22: 毀掉別人並不會成就自己
- 21: Gogoro 的生活風格是什麼呢?
- 19: 在夢與夢之間
- 16: 《侏羅紀世界》的消費者洞察
- 15: Instagram 人生
- 13: 跟繪本玩遊戲
- 12: 從宏達電的困境看台灣的未來
- 09: 親子教養:既溫柔又沉重的責任
- 06: 作文與代工
- 04: 你說你對使用者研究有興趣?
- 11: 真假文創
- 20: 驚夢
- 17: 世代與時代
- 16: 從解決問題到發現問題
- 08: 不是人不夠好,而是系統必須更安全
- 26: 台灣的房子不是蓋來住的
- 24: 到牛寮重新發現紅毛港
- 22: 歷代高鐵便當大集合
- 21: 為什麼高鐵運量不如預期?
- 19: 人生最早的記憶
- 18: 凝結在時空中的回憶
- 13: 或許拆不掉、但可能再也找不到的回憶
- 20: 高雄氣爆災區道路通車,真正的重建才要開始
- 13: 多螢一心:從「沒有電視的日子」談起
- 07: 公共運輸的使用者經驗
- 03: 拼裝島
- 03: 文創瘤
- 09: 價值,永遠在產品與服務以外
- 08: 不是新媒體太新,而是傳統媒體失落了十年
- 07: 台中 BRT:再次體驗
- 29: 南部開講:高雄的綠色交通
- 22: 中文電腦印刷字體考古:1990-1992
- 16: 國字大寫數字
- 09: 公路的記憶:台 27 線,茂林到荖濃
- 06: 從降低成本到創造價值
- 01: 這不是北門
- 26: 文創,文愴
- 26: 阿里山的公路美如水,但是……
- 10: 高雄大爆炸後的交通問題
- 09: 沒有電視的日子
- 04: 高雄產業轉型的方向
- 03: 從來沒有奇蹟
- 02: 換了張一卡通,如何更新在高雄市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記名的卡片?
- 01: 高雄大爆炸的省思
- 12: 超級月亮放暑假
- 10: 台中 BRT 試乘心得
- 05: 當小黃遇上小黑
- 18: 不要害怕與眾不同
- 04: 比追求穩定更重要的事
- 02: 黃金雨裡的拇指公主
- 20: 心理學教育改革
- 14: 華碩的溫度
- 11: 不是直接找解答,而是先避開冤枉路
- 08: 洞察的藝術
- 02: 簡報的力量:化「經驗」為「價值」
- 28: 如此熟悉,卻又如此陌生
- 27: 把「他們」變成「我們」
- 26: 遇見貓的瞬間
- 24: 憤怒背後的社會脈絡
- 23: 中年
- 21: 佔領立法院之後
- 20: 簡報者的個人風格
- 17: 心理學的天空
- 16: 神棍
- 14: 電影裡的價值觀
- 13: 台灣企業的創新困境
- 12: 跨領域,怎麼跨?
- 11: 觀點與論點
- 09: 沒有故事的故事行銷
- 08: 大學退場之後
- 07: 天注定
- 06: 做個更聰明的消費者
- 05: 關於「靠爸」
- 04: 科技部的挑戰
- 03: 天下嘉農: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 02: 品牌的本質
- 01: 草莓霜淇淋心理學
- 27: 論文簡報:說一個精采的故事
- 26: 心理師的困境與突破
- 25: 領英(LinkedIn)的中國價值
- 25: 多給公務員一些掌聲
- 24: 找回大客車的驕傲
- 23: 鐵道的味道
- 22: 寫作,從一百字開始
- 21: 媒體與社交
- 20: 世代戰爭在台灣
- 19: 鹹豆漿之必要
- 18: 心中的彩虹
- 17: 閱讀的理由
- 27: 年節家庭聚會恐懼症
- 25: 超級強檔策略:一場精心計算的大冒險
- 20: 國道電子收費門架的藍光問題
- 31: 歲月的印痕,2013
- 27: 說夢
- 04: 一起看鴨鴨
- 13: 秋天的味道
- 07: 群我關係:化「相看兩厭」為「相看兩不厭」
- 30: 態度不是服務的全部
- 27: 機車停等區遮陽設施
- 23: 意外事件的原因與層次
- 14: 巨量資料:整體大於部分的總和
- 13: 信任
- 10: 強化自我效能,脫離被害者循環
- 09: 別為了互動而互動
- 08: 華氏 451 度
- 02: 鋼鐵愛國者的焦點團體
- 25: 留白
- 25: 心理人的心裡話
- 19: 尋找台灣的價值
- 11: 超越期待,創造驚喜
- 06: 培養文化智商,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
- 14: 為什麼衛星導航系統都是女生?
- 24: 如此相似,卻又如此不同
- 24: 滿意度調查無法告訴你的事
- 20: 五楊高架.四季
- 17: 中高齡世代與時代
- 03: 麵線糊這一味
- 31: 逝者如斯,2012
- 30: 比喻的樂趣與力量(2012)
- 08: 跨世代溝通
- 29: 一歲幼兒教我的設計課
- 22: 大叔看電視
- 19: 心理、溝通與生活
- 13: 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
- 25: 從鬍鬚張與星巴克談服務的價值
- 17: 意識的視覺痕跡
- 06: 自強不息:重新體驗長途自強號
- 04: 充實心靈邁向中高齡
- 20: 服務設計:與顧客共創價值
- 16: 如何訓練觀察力
- 29: 金針花季的旅行體驗
- 22: 雲端谷歌拼音輸入法
- 14: 簡報戰場
- 10: 全新高鐵便當初體驗
- 09: 排隊的心理學
- 06: 打包去火星
- 06: 一百零一年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榜單常見姓名
- 02: 尋找自我
- 02: 公路運輸服務設計的盲點與機會
- 27: 回憶裡的回憶
- 23: 給應用程式開發者的六個建議
- 23: 夏夜的告別
- 21: 追彩虹、吹海風、賞夕陽:恆春半島半日遊
- 06: 注意力的未來
- 28: 北車迷宮
- 26: 科學的歷史:自我的探尋
- 21: 社交的未來
- 20: 四十歲之前你應該知道的十件事
- 14: 飲水機的考驗
- 11: 從遺憾中找到意義
- 08: 智慧的未來
- 28: 謝師宴
- 25: 思考的未來
- 10: 學習的未來
- 10: 從「消費者」到「使用者」
- 06: 高鐵十景
- 04: 高鐵與快速道路的交會
- 03: 高鐵與國道的交會
- 21: 尋找人生的另一種解答
- 12: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現代化華語辭典
- 06: 療癒系高鐵
- 02: 不是智慧型手機的錯
- 28: HTC 命名學
- 22: 醫學教育與使用者經驗設計
- 20: 非營利組織與使用者經驗設計
- 09: 設計與服務的價值
- 04: 角色與自我
- 17: 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正式成立
- 12: 公車體驗在桃園
- 09: 追夢
- 07: 溝通的法則
- 05: 街貓 2011
- 29: 南迴風情一日體驗
- 15: 旅行的意義
- 08: 高鐵一日生活圈:高雄⇄基隆
- 24: 週末清晨的高鐵早班車
- 17: iPad 人生
- 10: 高鐵時差
- 31: 內向的孩子
- 27: 我的高鐵左營站
- 20: 移動的力量
- 13: 愛上區間車
- 06: 高鐵服務設計的盲點與機會
- 29: 往花蓮
- 22: 墾丁情懷
- 10: 全日空 NH-140 意外事件
- 08: 城市裡的小旅行
- 06: 比喻的樂趣與力量(2011)
- 29: 工程味與風塵味
- 25: 體驗高雄
- 18: 2011 盛夏.環島行
- 08: 一百年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榜單常見姓名
- 04: 寂寞的中山高
- 01: 重新出發
- 26: 認知心理學:洞察使用者的心
- 11: 永遠不要長大
- 08: 離開
- 06: 叔論
- 01: 高鐵便當,再見!
- 21: 感覺與知覺:那些看錯與聽錯的經驗教我們的事
- 10: 左營自助新村行為考古
- 08: 高雄文化中心的松鼠
- 27: 服務經濟隨想(二):場域
- 27: 服務經濟隨想(一):總論
- 13: 太空梭任務三十週年
- 10: 旗津賞貓
- 21: 公車體驗在高雄:縣市合併之後
- 18: 愛河
- 01: 觀貓
- 28: 整體大於部分的總和
- 26: 2010 太空漫遊(二):月球及無垠蒼穹
- 26: 2010 太空漫遊(一):從地球出發
- 22: 停止這齣高教悲劇吧!
- 07: 髮思
- 22: 穿拖鞋逛博物館
- 19: 台東文旅休閒行館
- 17: 寂寞公路
- 09: 比喻的樂趣與力量(2010)
- 06: 九十九年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榜單常見姓名
- 03: 2010 盛夏.環島行
- 16: 從空間知識談地圖應用
- 09: 你我他
- 01: 高雄的天空
- 29: 一個觀音,各自表述
- 13: 教養與教育
- 05: 改變
- 03: 搭公車,在高雄
- 02: 最糟服務體驗:中華電信 ADSL 退租
- 16: Facebook、Twitter 與 Plurk:我的觀察
- 12: 灰階城市
- 11: 台北市的計程車
- 07: 速食店觀察:麥當勞
- 06: 速食店觀察:摩斯漢堡
- 01: 慈濟語言學
- 21: 談情.說愛
- 07: 嘉義公車捷運(BRT)
- 24: 杯莫停
- 23: 觀群我
- 22: 說人生
- 13: 電子書閱讀器:以讀者為中心的觀點
- 31: 台灣 Web 2.0.10
- 21: 「不健康促進法」
- 15: 維護自身路權與安全:展現適度侵略性之必要
- 29: 資訊講桌的迷思
- 26: 公車體驗在高雄
- 11: 教學作為一種服務
- 01: 中文網址的未來(在 ICANN 開放網域名稱使用非拉丁字母之後)
- 16: Facebook 與我
- 10: 刺激區辨與動作選擇:從尚朋堂 SR-180T 電磁爐談起
- 05: 我的電子記憶
- 26: 簡報藝術與技術的修鍊
- 09: 高屏溪畔,八八水災一個月後
- 03: 文化與設計:從好市多購物車傷人事件談起
- 01: OpenOffice.org 簡報範本(五):東京中城
- 23: 公車帶給我的視野
- 07: 九十八年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榜單常見姓名
- 04: 2009 盛夏.宜花東行
- 15: 相機:視覺經驗的取樣工具
- 26: 洞察力
- 07: 記住自己現在的樣子
- 03: 行人號誌需要使用說明?
- 02: 過度禮貌
- 17: 筆記本
- 04: Globme 易用性評估
- 14: 無用的設計:高雄市公車候車亭的 LED 資訊板
- 01: 手機鈴聲心理學
- 24: 太空站與部落格
- 17: 尋字記:IKEA 中文黑體字型
- 11: 藍牙耳機心理學
- 07: 部落格已成為主流媒體
- 03: 觀星咖啡(屏東泰武)
- 26: Kipling 包包
- 23: 如何調整汽車後視鏡以消除盲點
- 19: 我的太空夢
- 09: 我的旅行科技
- 03: 相片定位的需求分析
- 21: 用 PQ4R 閱讀法增進閱讀效能
- 13: 鹽水天主堂:宗教使用者介面的創新設計
- 09: 語言理解與人機互動
- 31: 年度最糟設計:高雄市的新型行人倒數計時號誌
- 22: 別讓網路問題搞砸你的簡報
- 16: 開放與利他
- 10: 午餐的藝術
- 06: StarOffice 不再提供教育版,但是 OpenOffice.org 也成熟了
- 04: 大門警衛:小人物,大角色
- 03: 心理學:服務科學與服務工程失去的環節
- 25: 對「部落客」的刻板印象
- 18: 海角狂熱
- 12: 顧客體驗與服務設計:從「趙老大北京餃子館」談起
- 04: 時間觀念與教學技巧
- 30: OpenOffice.org 簡報範本(四):旭海
- 24: 高雄捷運觀察
- 11: 高雄市公車搭乘指南
- 09: 認知、觀察與設計:從高雄市公車驗票機談起
- 06: 高雄捷運最大的困境
- 26: 電線桿、視覺化與人機互動
- 17: 「棒球同志」在中國
- 12: 自由學園明日館(東京池袋)
- 08: 九十七年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榜單常見姓名
- 17: 網路上的 Nokia N82 芳鄰
- 13: 我不喜歡手機,但是……
- 30: HP 2133 Mini-Note(Linux 版):做簡報
- 29: HP 2133 Mini-Note(Linux 版):外接顯示裝置
- 25: HP 2133 Mini-Note(Linux 版):第一印象
- 18: 認知心理學:大腦的逆向工程
- 08: IDEO 方法圖卡的認知組織
- 27: 飛行的感覺
- 17: 我的無線簡報器使用經驗(2008)
- 05: 捷運起跑了,公車呢?
- 22: 碰觸的感覺
- 16: 我的簡報工具包(2008)
- 11: 高雄捷運接駁公車
- 05: 鍵盤情結
- 24: GPS 軌跡記錄器
- 14: 華語文
- 05: 十二場誠品的演講之後
- 22: GIMP 的智慧型影像尺寸調整功能
- 13: 蔣經國逝世二十週年
- 10: 韓國三區 DVD
- 01: 國片與我
- 25: 台灣 Web 2.0.08
- 17: 哭著回家找媽媽
- 06: 用 Eee PC 做簡報(實戰篇)
- 01: Eee PC 的 OpenOffice.org
- 21: 用 Eee PC 做簡報
- 09: 教科書太貴,怎麼辦?
- 29: 土夏生機花園(高雄六龜)
- 28: 獅山胡椒園(高雄六龜)
- 16: 工研院 Ecooter 節能電動個人車
- 07: 為什麼抓不住孩子的心?
- 28: 部落格經營
- 24: 黑米部落圈與部落格經營
- 18: 配置錯亂的交通號誌
- 11: 中文姓名頻率統計
- 08: 九十六年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榜單常見姓名
- 05: 新中橫二日遊
- 02: 高雄世運吉祥物
- 30: 高鐵一日生活圈:一個高雄人的觀點
- 21: 商務高鐵與鄉土台鐵
- 15: 心理學與網際網路
- 12: 閱讀與電影欣賞心理學
- 04: 認知與學習策略
- 29: 變形金剛(Transformers)
- 23: 國中基測還有救嗎?
- 16: 我的包包
- 09: 六月的心情
- 02: 中年感傷
- 28: 引起閱讀動機的關鍵:文章的標題與第一段
- 20: 大學教授與汽車業務員
- 13: 將進酒
- 08: 黑米與推推王:概念模型的比較
- 06: 黑米共享書籤與部落格經營
- 29: 誰需要千萬畫素的相機?
- 22: 台灣高鐵自動「考試」系統
- 16: 迎接 Yahoo! 奇摩知識+ 世代
- 09: 說得容易,做得輕鬆:簡報的藝術與技術
- 04: 蔣公拼圖
- 02: 用 GIMP 移除數位相機雜訊
- 01: 用 GIMP 模擬淺景深攝影效果
- 26: 蔡明亮的《黑眼圈》
- 23: 用 GIMP 模擬移軸鏡攝影效果
- 17: 我的 USB 儲存裝置使用經驗
- 11: 我看蔡明亮的電影
- 05: 汽車廣角鏡的迷思
- 27: 三合溪
- 14: 恆春半島景觀公路
- 09: 法國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 04: 輕鬆製作 OpenOffice.org 簡報範本
- 01: 以 GIMP 製作網頁截圖
- 22: 「成語」的是是非非
- 11: 認真寫部落格的孩子不會變壞
- 07: 我如何學會停止憂慮而愛上 WordPress 升級
- 05: 少一點否定,多一點同理
- 28: 「逆時序」文章排列的優缺點分析
- 22: 防禦駕駛該上路了
- 20: 《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鄉民
- 14: 多大的電視才適合用來看電影?
- 08: 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
- 02: 部落格迴響的心理分析
- 30: 中文網址的未來
- 24: 風險知覺與防禦性駕駛
- 19: 如何寫淺顯易懂的文章
- 16: 快樂可以很簡單
- 10: 防禦性寫作
- 06: 高雄捷運初體驗
- 05: 部落格:為誰寫?如何寫?
- 01: 說上顛峰
- 29: 荒野的呼喚(紅色的狼)
- 25: OpenOffice.org Portable Live
- 23: 推廣開放原始碼軟體:一些個人經驗
- 20: 為什麼不再買流行歌曲專輯?
- 18: 我也想聽流行歌曲,但是……
- 14: 瘋狂科學俱樂部(淘氣的科學家)
- 11: 記者、主播嘰嘰叫
- 09: 「請小心避免踫撞」
- 06: 我的簡報工具包
- 04: 每兩周小考一次就能提升學習成效嗎?
- 28: Taiwan 2.0 看 Web 2.0
- 24: 柔弱勝剛強
- 22: 部落格讀與寫
- 20: Web 2.0 與台灣政治,哪一個比較民主?
- 18: 我的無線簡報器使用經驗
- 15: 做簡報時應該站在哪裡?
- 10: 以 OpenOffice.org Impress 實作「Lessig/Hardt/高橋」風格簡報
- 07: Web 2.0 是統派、獨派、還是異議份子?
- 05: 那些松鼠與壁虎教我的事
- 02: 倒扁與挺扁以外,我們還能做什麼?
- 30: 不看報紙和電視,還是能知天下事
- 27: 我們都是「狡猾歹徒」
- 24: 別看新聞台了,多看電影吧!
- 21: 別再「喝咖啡」了!
- 18: 施明德倒扁的 Web 2.0 風格
- 13: 姓名雲
- 12: 學習與認知
- 10: PChome 在搜什麼雲?
- 08: 九十五年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榜單常見姓名
- 06: Web 15 歲了
- 05: 共享書籤 HEMiDEMi,網摘精華 MyShare
- 04: 我的 HEMiDEMi 與 MyShare 註冊經驗
- 03: 你還是應該用真實姓名寫部落格
- 01: 為什麼你應該用真實姓名寫部落格
- 28: 三月學運在高雄
- 26: Yahoo! 奇摩部落格的亂碼網址
- 22: Ubuntu Linux 的預設佈景主題
- 17: 設計不良的雙語門牌
- 15: 光華夜市拼音奇景(新)
- 13: 心理學與網際網路
- 12: 懷念傳統投影片
- 08: 總統足爽 孩童惡夢
- 07: 解析阿扁的足球夢
- 04: 認知與學習策略
- 03: 台灣人的國際視野
- 01: 投影機、電視盒與家庭劇院
- 27: 吵鬧的小孩
- 23: 機器能否產生意識(五):結語
- 22: 機器能否產生意識(四):「桶中之腦(Brain in a Vat)」實驗
- 21: 機器能否產生意識(三):「中文室(Chinese Room)」實驗
- 20: 機器能否產生意識(二):「義腦(Brain Prostheses)」實驗
- 19: 機器能否產生意識?
- 13: 不是反婚禮,是反愚蠢
- 08: 高雄市的英文路標 考驗你的眼力
- 03: 不再陌生
- 28: 達文西密碼與 GIMP(續):最後的晚餐
- 26: 達文西密碼與 GIMP:蘭登教授的簡報
- 22: 作文、補習與詐欺
- 18: 閱讀與認知
- 13: 我不喜歡手機
- 07: OpenOffice.org 簡報範本(三):寬螢幕
- 03: GIMP 的前景擷取功能
- 30: 我的拼音與簡體字經驗
- 27: 部落格的理由
- 22: 如何寫好新聞標題
- 19: Portable GIMP
- 16: 閱讀做為一種技能
- 12: 媒體不應煽動民眾情緒
- 08: 高雄市的城市認同
- 07: 高雄市如何發展觀光?
- 06: 高雄市不需要輕軌
- 05: 高雄市的大眾交通問題
- 04: 高雄市如何追求國際友善?
- 02: 網際網路與漢字拉丁化
- 01: Google 的「拼音漢字轉換」功能
- 30: 《巧克力重擊》首映會
- 26: 光華夜市拼音奇景
- 25: 創造繁體字價值!
- 23: 痰與檳榔汁的一中各表
- 21: 無頭乘客
- 17: 難道台灣不髒嗎?
- 14: 衝擊效應在台灣
- 11: 解讀阿扁心中的斷背山
- 09: 以互信代替點名
- 06: 簡報軟體與個人品味
- 02: 荒謬的台北市財政局新聞稿
- 28: 飲酒適量,有益健康
- 27: 中學語文教育的問題
- 24: 中時部落格作者的天賦與詛咒
- 21: 新的數位落差:從 Web 1.0 到 Web 2.0
- 19: 文明衰敗的台灣
- 16: 政策制定應徵詢心理學家意見
- 13: 別再「超」了!
- 10: 阿扁的小我與大我
- 05: 紅海船難「不是」鐵達尼號翻版
- 31: TVBS 新聞歧視外籍配偶
- 27: OpenOffice.org 2.0 的「合併列印至電子郵件」功能:以學生成績單為例
- 24: 餐廳服務不佳,顧客如何面對?
- 23: 台灣人的教養
- 22: 成績公佈與學生隱私
- 18: 高雄捷運最大的隱憂
- 14: 高雄市的單行道
- 10: 台灣百家姓
- 09: TVBS 新聞歧視身心障礙者
- 06: 新式國民身分證相片規格的問題
- 03: 我們需要怎樣的高雄?
- 02: 削足適履的英文路標
- 01: OpenOffice.org 簡報範本(二):Paul Klee、高雄、OO.o 2
- 26: 大港拼音奇景
- 22: 「高鐵左營站」拼音奇景
- 20: 幫阿扁尋回快樂與希望
- 19: 以開放與接納的胸襟面對批評
- 13: 圓夢與釋夢
- 07: 喜愛找碴遊戲的國人
- 04: 當專業與權威變成無知與傲慢
- 30: 猜名字
- 27: 粗糙又原始的選舉文化
- 22: 改善教學品質應從建立師生互信做起
- 21: 了解技術,才能了解世界
- 12: 繁體與正體
- 02: 小港機場拼音奇景(下)
- 02: 小港機場拼音奇景(上)
- 25: 心理學與網際網路
- 13: OpenOffice.org 簡報範本(一):旭海、火星、木衛二、土衛六
- 12: 教學感言
- 03: 從中國打壓論看台聯立委的國際觀
- 03: Portable Firefox 在教學與演講的應用
- 27: 專家的死結誰能解…
- 27: 在筆記型電腦上使用 Linux 桌面環境
- 20: 自殺防治必須從小做起
- 10: 轉載與表達
- 31: 解除心中的髮禁:從心理學觀點看髮禁的解除
- 30: 過度學習 害了孩子
- 30: 教養 從髮禁解除開始
- 25: 髮禁解除的心理學觀點
- 22: 台客不俗
- 17: 老師與教書匠
- 16: 醫學生的出席率與醫學教育改革
- 13: 性別主流化
- 11: 菜市場名的背後
- 09: 九十四年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榜單常見姓名
- 09: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06: 「跨越數位落差」不等於「微軟化」
- 01: 教養不只是教育而已
- 31: 深夜臨檢網咖,不是讓青少年回家的最好方法
- 29: 機車逆向行駛單行道的風險
- 25: 閱讀與認知
- 24: 新聞報導的用詞準確性
- 04: 認知與學習策略
- 05: 為什麼看不懂?
- 15: 邱小妹曾流失的機會
- 20: 被騙的為何是你?
- 02: 影響力 用在適當地方
- 16: 誤投票匭心理學
- 05: 創造力 從髮禁解除開始
- 17: 中國以神舟改變形象
- 27: 少一點補習,多一點自我認同
- 17: 通用拼音的迷思
- 06: 歸鄉
- 20: 樂透像放大鏡 反映人類心智特性
- 01: 資訊工業 邁向創新研發大道
- 16: 北京申奧成功 帶動漢語拼音
- 25: 教師甄試 不是招生問題
- 23: 贏在創新 雅虎並不獨占
- 29: 台灣,低估了國際競爭激烈
- 13: 網站國際化 購併非唯一途徑
- 12: 房間
- 12: 尊重「誰的」專業?
- 22: 從閱讀的角度評估拼音系統
- 18: 通用、漢語拼音很難相容
- 14: 回顧歷史 還原真相
- 12: 回歸使用者
- 10: 哪一種拼音比較「準確」?
- 10: 通用拼音 國內國外都不適於推行
- 10: 相似不等於相容
- 08: 通用拼音 核四命運?
- 08: 漢語拼音 符合國際化標準化
- 23: 提升語言能力 鼓勵國人開口
- 19: 吳宗憲事件 突顯社會演化趨勢
- 27: 「做什麼像什麼」何時落實?
- 18: 北部人重北輕南 我們南部人呢?
- 02: 顛覆市民想法 完成不可能任務
- 25: 社區裝監視器 侵犯居民隱私
- 14: 共同研究 不等於抄襲
- 23: 維繫教育改革動力 應兼顧穩定
- 08: 找出中共領導人不安根源
- 05: 與歷史疏離 危機誤解接踵而來
- 30: 唐揆與郝揆 象徵意義不同
- 15: 管制網路決策 欠缺學術品質
- 11: 網路用途 不可貿然設限
- 09: 來電顯示不會侵犯隱私
- 30: 閒聊「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
- 08: 台北之戀
- 23: 末班公車
- 28: 電腦網路上的物質與心靈
- 14: 網際網路上的真實與虛幻
- 04: 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台灣給了中國什麼樣的啟示
- 17: 高中、大學聯考亟須標準化的測試
- 03: 我和我的紙飛機
- 01: 球球
- 01: 005 實驗室
- 01: 景觀與學風
- 01: 青少年與電腦
- 28: 高中校園裡的民主
Plugin by iDunz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