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地於自然,或許才是最好的地方創生

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地方創生,想逆轉地方人口流失。但如果總人口減少已經是一種長期的必然,也許人類逐漸撤離,還地於自然,才是最好的地方創生。

Meadowbrook Park

我以前在美國居住的小鎮厄巴納(Urbana, Illinois)是一座農業城,也是我的母校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所在地。兩百年前開始有人定居、開墾。出了城,周圍的景觀就是一望無際的玉米田。

鎮上有一座公園,Meadowbrook Park。原本是農場。香檳(Champaign)縣政府將其改建為公園,並將一大部分復育為中西部開墾前的草原。兼具歷史、自然、景觀與遊憩價值。當年我就住在附近,不到一英里吧。閒著沒事就去散步看野免,享受草原的空曠。

回台灣二十一年了。這幾年看著政府的地方創生(我從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試辦那年就參與審查與訪視),看到後來常常覺得大部分是為做而做、沒有創造什麼價值、也不能永續的案子。於是兩、三年前開始就不再參與了。

然後我就想起熟悉的 Meadowbrook Park。這不就是最好的地方創生?把土地回復到先民開墾之前的自然樣貌,但也提供現代公園的必要服務設施(例如兒童遊戲場、步道、涼亭、飲水機、廁所等)。市民來公園遊憩時也同時走進了歷史與自然的場域。

台灣一直把「推動青年返鄉」當成地方創生的解方,其實有點搞錯方向。青年返鄉是地方創生的果,不是因。一個地方變得更宜居與永續,也才有機會逆轉人口流失,青年(或各年齡層的人)也才有想到要移入。

而隨著社會高齡化,中高齡活躍老化,地方才能創生。地方創生的核心也應該是中高齡。「青年帶動在地創生力」有點本末倒置,而且其實使不上力。

另一個迷思是「青年有創意」或「老人有智慧」,期待青年返鄉能擾動什麼,或是青銀共創能改變什麼。其實這世界早已進入年齡與能力斷開連結的時代了。你愈來愈難用年齡預測能力。能夠直接看到能力,不受年齡刻板印象影響,才有可能合作與改變。

到最後,地方創生還是要在地人自己來。在地人如果沒有對宜居與永續有企圖心,外來團隊(不管是不是青年)做了一堆策展式活動都沒有用。沒有永續性,沒能真正翻轉地方的人事物,都只是虛工。

尤其三年健康危機過後,地方創生的焦點更清楚了:紮實且強硬的健康促進。以往那些花拳繡腿的設計翻轉都要退場。疫情因全球化而擴散,也讓世人重新重視永續性。疫後我們不可能回到過去那個沒有節制的世界。只能重建更在地、健康與永續的世界。

危機也是轉機。三年疫情如果能真正讓永續性成為普世價值,我們就有機會跳脫舊框架,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平衡。最好的地方創生也許不是用新科技繼續開墾一個場域,而是還地於自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