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的關鍵體驗是「抽離」。不只是主角的體驗,更是我們的體驗。抽離之後,才可能找到意義。一如蘑菇在伊拉克的樹下藉毗濕奴的故事對比利的提示。
隨著電影展開,我們看著比利被迫或主動從各種矛盾的真實之中抽離出來:戰場與故鄉、袍澤與親人、軍隊與家庭、個人與團體、角色與自我、情感與責任、愧疚與喜悅、生存與死亡、單純與複雜……
3D 技術的不完美在這裡反而促進了觀影的體驗。在某些時刻我們的確看到更真實的世界,但那些視覺上不自然、讓我們分心的地方反而帶我們體驗到比利體驗的:我在那裡、但我又不在那裡的疏離感。
這也是一部後設的電影。比利三不五時就要從他和世界的關係中抽離出來,我們三不五時就要從我們和電影的關係中抽離出來。比利尋找人生的意義,我們尋找電影的意義。然後冷不防又被拉回去。
電影的質地,不論是換幕時聲音先於畫面出現,或是同樣困惑與空洞的表情帶出截然不同的脈絡,甚至是主角的抽離,都讓我想起 1967 年的經典電影《畢業生(The Graduate)》。
甚至體驗的結構都像。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大學畢業生班哲明被同學伊蓮的媽媽引誘上了床,就像那場伊拉克戰爭。看似荒謬,但是很多時候在荒謬關係以外的真實世界顯得更荒謬。
班和比利最後的選擇不同,但同樣都只是帶著點茫然的暫時解脫,從疏離回到某一個版本的真實。比利或許還沒有找到更大的自我,一如班和伊蓮不確定自己最後的選擇會帶他們走到哪裡。
《比利‧林恩》可能是迄今李安企圖心最強也最成熟的電影,也是風格最獨特與強烈的電影。觀影當下你或許還不會有感覺,但是當你回顧你的體驗,你會感受到李安的強烈自信;僅管他受訪時總是表現得特別謙虛。
這部電影跟李安之前的電影都不一樣。你原本以為家庭與人際關係會是焦點,但它們在這部電影裡都只是建構風格的元素之一。強烈的風格把看似平淡的情節、角色、情緒與理念緊密統整,帶來同樣強烈的觀影體驗。
風格強烈的電影總會引發非常分歧的評價。欣賞《比利‧林恩》需要一點心理準備:你不需要刻意做什麼功課,只需要把你對特定導演、主題或類型電影的期待留在家裡。放空自己,把自己交給電影就好。
你會同時體驗到兩個既真實又疏離的世界。比利的,以及你的。當電影結束,你會不斷回味那樣的體驗。那正是意義之所在。意義不在電影裡的世界,也不在你的世界。在你和電影的關係之間,以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