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路網比軌道運輸覆蓋率更高,卻也是最脆弱的公共運輸環節。車輛品質、路線規劃、發車頻率、司機性格與能力都會影響乘客的體驗。所以很多人願意使用捷運、輕軌、公共自行車,卻不願意搭公車。
為什麼搭公車
軌道路線固定,步行與公共自行車能夠移動的距離則受到天候、路況、體能、隨身行李、菜藍車、嬰兒推車的影響。最終你還是需要懂得運用公車,才能更自由地在城裡移動。
有些起訖點之間若搭捷運需要轉乘,進站前或出站後還需要利用公共自行車及步行連結。但公車或許一班車就可以把你從離起點夠近的地方送到離目的地夠近的地方。公車可以簡化移動,減少轉乘與步行。
還有一些地方是軌道到不了的,例如旗山、美濃,也必須搭公車。這些國道快線公車其實已經相當便利,發車準時又快速。
有位子坐的時候,上車坐定(坐得到窗邊尤佳),看街景、拍照、自拍、滑手機、放空。比搭捷運自在許多。例如我從外地搭高鐵回到左營站,要轉車回市區,最常搭的就是公車,而不是捷運。
公共運輸已經很便宜了。價格很少是主要考量。不過如果精打細算,公車還是比捷運便宜得多。而且高雄市區公車每日搭第三段起免費。當然如果使用交通月票,費用更不是問題。
如何搭公車
熟能生巧。每個人開始騎機車、開車都經過大量的練習才熟練。使用公共運輸也一樣。搭公車也是要練習的。一開始什麼都不太會是正常的。儘量找機會搭公車,多觀察,多探索,不要怕犯錯。陌生感很快會消失。
順其自然。不要給自己壓力,讓公車成為選項就好。不管要從哪裡移動到哪裡,出發前先用 Google 地圖規劃路線,看看是否剛好有適合的公車路線、而且公車也快到了。剛好有就搭。如果要等比較久,但其他交通方式時間加起來抵達時間也差不多,或許也可以搭。
不要完全相信 Google 地圖的公車動態。主要參考它的路線,但務必看正式的公車動態 app(例如「高雄 iBus」 )再確認時間。我遇過蠻多次 Google 提供的到站時間不正確的情況。
學習享受過程。台灣人向來「只重結果,不重過程」,騎機車、開車也一樣。等公車、搭公車雖然慢了下來,但那完全是你的時間。你可以去觀察與感受環境,以及和自己相處,得到的價值比你自己騎機車、開車高出百倍。沿途所見所聞所思都是收穫,也是社交話題。有家人同行時,使用公共運輸的過程更是家人互動的寶貴時光。
有備無患。就算決定這次移動搭公車了,還是要想一下備案。如果不搭這班車,或這班車沒來,要怎麼辦?公共自行車、捷運、小黃,或者交互運用,總之準備一兩個備案。
趨吉避凶。不同的客運公司、路線與駕駛,駕駛與服務的品質有很大的落差,而且不太容易預測。上車就多觀察。現在大部分市區公車司機都不錯。當然也有一些公車(尤其郊區)比較會急加、減速,如果不幸遇上,行進間你站立時就要抓穩一點。偶而也會遇到司機對乘客比較不客氣,現場謹慎應對,之後再申訴即可。如果搭了幾次都覺得某個路線真的不行,也許就放棄了。我有一些路線就是這樣都不再搭了。
通勤路線先離線測試。也就是說,若要改變通勤的交通方式,先利用假日模擬一下。大致把前後的步行時間、公車行駛時間估好。第一次上線測試多給自己一點緩衝時間,不要算得太剛好。至少提早一兩班公車。
善用公共自行車。雖然搭公車通常就是為了偷一點懶、減少轉乘的麻煩,但保持一點轉乘彈性還是好的。例如你所在的這條路公車少、班次少,但下一條大路車多,也有車到你要去的地方,也許就騎個幾百公尺公共自行車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