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扁的小我與大我

陳總統 6 日參加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致詞時指出,兩岸經貿的往來必須在「小我」與「大我」之間有所取捨,在個別廠商的利益與整體國家的利益之間取得平衡。令人好奇的是,陳總統自己在「小我」與「大我」間如何取捨?這些年又有何改變?

2000 年 3 月 18 日,陳水扁當選總統,完成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3 月 29 日,他宣佈新政府將由當時的國防部長唐飛組閣。次日,我就在「唐揆與郝揆 象徵意義不同」一文中分析,任命唐飛是把陳水扁代表的「台灣」意識和唐飛代表的「中華民國」意識重疊、融合,對凝聚過去甚為分歧的國家認同共識,極有幫助。4 月 5 日,在「與歷史疏離 危機誤解接踵而來」一文中,我也再次提到,這次大選,民進黨勝選,執政五十多年的國民黨失去政權。兩星期不到,整個社會就幾乎忘了國民黨的存在。兩星期不到,陳水扁就與他過去十年、甚至選前代表的台獨形象劃清界限。

2000 年 4 月 6 日,陳水扁訪問聯合報系時又說,「台灣的安全一定要保障,不能過度依靠武器的採購,要以非軍事手段降低兩岸緊張對立。」兩日後,我在「找出中共領導人不安根源」一文中也分析,軍備競賽徒增兩岸間存在的緊張對立,唯有化解兩岸間的緊張對立,才是治本之道。陳水扁當選,台灣社會的一個意外收穫是對於向中共表達善意不再有那麼高的不安全感。因為沒有人相信他會賣台,他反而可以比較自由地表達對中共的善意。

這是陳總統在當選之初、上任之前展現出來的「大我」格局。無奈的是,陳總統的格局,在他上任半年不到就變成「小我」了。2000 年 10 月爆發的拼音爭議,是最明顯的例子。

當時,政府一意孤行地推動既不能國際化又不能本土化的通用拼音作為中文譯音的標準。當時的教育部長曾志朗以個人專業判斷,改以漢語拼音為主的拼音方案交給行政院。後來行政院將此案退回教育部,曾部長也為此下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尋本站,閱讀更多關於拼音的評論。曾部長原本可以對台灣的教育改革有所貢獻,回想 2000 年 4 月 23 日,我還在「維繫教育改革動力 應兼顧穩定」一文中,支持他出任教育部長。現在想起當時曾部長的遭遇,還真的覺得十分惋惜。

上任後「回歸小我」的陳總統,格局就不斷縮小。到了後來,基本上已經跟不太成熟的青少年一樣了。在「幫阿扁尋回快樂與希望」一文中,我就提到,陳總統愈來愈常藉由製造負面情緒與強調差異等否定他人的方式,試圖肯定自我。這個退縮的趨勢,在陳總統的元旦與春節兩次文告以及最近的幾次講話中表現得很清楚。陳總統自己都承認了;立法院長王金平今天和高雄縣泛藍民代喝春酒時也說,總統確實向他說明,宣示廢國統會主要是為了反制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所提出的終極統一論。

國家元首自己都選擇小我而捨棄大我,還有什麼資格教別人在小我與大我間作取捨?國家元首的心理退化、格局萎縮至此,這個國家還有什麼希望?陳總統絕對有潛力成為一個偉大的領導人,很可惜一直沒有發揮出來。距離陳總統第二任任期結束只剩兩年多,此時我們也只能期待他有一天突然間頓悟,放大格局,願意擺脫各種意識型態的包袱,用兩年的努力來彌補蹉跎六年的光陰。陳總統做得到嗎?看起來真的不太樂觀。

延伸閱讀:幫阿扁尋回快樂與希望性別主流化教養不只是教育而已影響力 用在適當地方維繫教育改革動力 應兼顧穩定找出中共領導人不安根源與歷史疏離 危機誤解接踵而來唐揆與郝揆 象徵意義不同拼音相關評論(站內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