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店的挑戰與機會

我從七年前開始每年跟著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訪視各地獨立書店。第一年寫過一篇〈獨立書店的未來〉。本文再從使用者經驗與消費者行為的角度彙整這些年的觀察與建議。

Bookstore

書店首先是一家店

很多關於書店的討論往往著重在「書」,例如其種類、數量、陳列與銷售等。但如果我們要討論書店,重點其實在「店」。

開店,就是以特定商品與服務滿足特定目標族群(使用者或消費者)的需求,並以此價值換取價格的過程。簡言之就是資源、需求與商業的平衡。

商業上能存續是首要目標。在此目標下思考如何在既有資源的限制下做到:精準掌握目標族群需求,以及設計能夠滿足需求並足以換取價格的產品與服務(包括書及其在系統中的角色)。這個過程要經過驗證與試誤,不能只靠經營者一廂情願。

尤其獨立書店資源有限,要用最精準的設計讓入店的人很快覺得被在意、接納與啟發。開店就是策展。

MUJI BOOKS 是個有趣的例子。規模不大,但目標族群明確。在書架前待個半分鐘立即可以感受到它想為誰創造什麼價值。它甚至只靠幾本書就精準拉住目標族群,傳遞價值主張。

人的體驗是整體的

書店是實體的空間,人們的體驗也是整體的。經營者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這個整體(空間、商品與服務的組合)來創造價值。書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環節。

也就是說,經營者要思考的不只是「我要賣什麼書(或其他商品、餐點)」,而是「我要如何利用這個整體來滿足誰的什麼需求」,以及「在滿足這些人的這些需求上,我如何利用這個整體做得比別人(未必是書店)」更好。

這幾年各地公共圖書館的改變可以作為參考。古典的圖書館是供奉書的神殿,現代的圖書館則是藉由書、空間與服務促成人與人及人與內容互動。新北、高雄、屏東的新總圖,以及一些更深入社區的小型分館,分別用不同的取向實踐這件事。

人們的許多基本認知與閱讀需求以往依賴書來滿足,如今解決方案都是網路了。書的意義與價值在現代和以往不一樣,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樣,書店形貌也必然會不一樣。

人們需要的不是書

華氏 451 度》裡有一句名言:「你需要的不是書,而是某些藏在書裡的東西。」在原著中指的是內容,以及閱讀打開視野,啟動思考。

其實開書店也一樣。正如前段提到的,人的體驗是整體的。書與閱讀,都只是體驗的一小部分。一本書乃至一家店對一個人有什麼意義,最終是要放回這個人的人生脈絡來詮釋的。

這麼說吧。獨立書店真正的競爭對手從來不是另一家書店或電商,而是消費者的休閒活動選擇與休閒資源分配。

甚至「書」都不一定要是傳統的形式。剛結束的 2021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是個好例子。因為疫情導致貨櫃短缺,於是把「貨櫃」抽象化,以此概念引導,結合傳統貨櫃以外的媒材策展,但不離開貨櫃的本質。

結語

這是書店個很難單純靠賣書存活的時代。但也是個書店走進未來的時代。轉型當然不容易,但機會總是有的。七年來訪視過的書店之中,活得健康的,多半都在這三個面向上做得不錯。

政府可以補助獨立書店。但不該是補助它們協助政府執行任務(例如推廣閱讀),而是讓經營者有機會做就算失敗也會有新發現的新嘗試。當你把所有書店的經驗加起來,就會得到許多珍貴的洞察。每家獨立書店都可從別家店的解法中得到啟發。獨立書店的競爭者從來不是另一家書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