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晚間新聞 4 月 3 日開始「體檢高雄」系列報導,3 至 6 日探討包括「追求國際友善城市 高市待努力」、「大眾交通問題多 高市民不滿意」、「高市擬建輕軌 規劃欠周詳挨批」和「直航提振高市經濟 爭議待評估」等主題。7 日的主題是「2009 世運會 行銷高雄好機會」,談到市民的冷漠及高雄市籌辦世運會遭遇的問題。另有一「推動華視南遷 高市議會開公聽會」的報導,提到應積極爭取華視南遷,避免高雄市被邊緣化。兩則新聞探討的問題其實源於共同的深層問題:高雄市的城市認同。
高雄人的生活形態比較傳統,對接受新事物的態度也比較保守。你可以說高雄人比較不願意改變既有的習慣,也可以說高雄人不太喜歡趕流行。世運會的比賽項目多半都是國人不熟悉的,甚至有許多國人從未聽聞世運會。一下子要引進如此多的陌生比賽,又要作如此多的改變,高雄市民的冷漠其實早就可以預期。
生活習慣與性格之外,高雄市民也沒有太多的城市認同。對絕大多數的高雄市民來說,這個一百四十萬人的整體代表什麼並不重要,這個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範圍代表什麼也不重要。高雄市比較像是一百四十萬人剛好住在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而不像現代都市。了解這一點,你就能了解為什麼只有市政府一頭熱地想要藉由世運會行銷高雄。這不是說世運會不重要。我當然希望藉由大型的國際活動將高雄市由大型的農村徹底轉型為現代都市,但在市民缺乏城市認同的情況下,只是辦辦示範賽對內宣傳,讓市民了解一些陌生的比賽項目,並無助於改變現狀。
華視南遷的問題也很類似。這幾年來「XX南遷」的心態其實正好反映了台北認同。台北有的(中央政府、電視台、博物館……)台北辦的(國慶煙火、元宵燈會、國宴……)都是好的,所以高雄也要有。在台北市的中央政府官員想要用「XX南遷」來「南北平衡」,其實反映的正是台北認同,而非高雄認同。
無奈的是,因為缺乏城市認同,許多高雄人也有類似的想法。六年前我寫「北部人重北輕南 我們南部人呢」時就說過,許多南部人同樣重北輕南。考大學填志願,總把北部的學校填在前面;甚至放棄條件較好的南部大學系所,就只為了能到北部生活。台北人來到南部城市,南部人往往會自卑地覺得不知道要帶他們去哪裡玩。
自我中心總是人之常情,我們不該指責台北人「站台北看台灣」。真正的關鍵是,高雄人要建立自己的城市認同,否則高雄市還是會繼續繞著台北轉個不停,就算所有的電視台都搬到高雄,也解決不了問題。
要讓其他地區的民眾了解多高雄的發展,其實未必要藉由傳統媒體的力量。我是覺得「要一個電視台」的心態有點過時了。我在「我們需要怎樣的高雄」一文中就說過,「高雄人也需要試著開始紀錄高雄人眼中的高雄與世界,讓高雄人的聲音能夠被全台灣、全世界聽見」。高雄人與其等著被電視台報導,還不如直接跳過傳統媒體,利用部落格發出在地人的聲音。
延伸閱讀:高雄市如何發展觀光?高雄市不需要輕軌;高雄市的大眾交通問題;高雄市如何追求國際友善?我們需要怎樣的高雄?高雄人的蛻變;北部人重北輕南 我們南部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