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代溝通

跨世代溝通是件困難的事。每個世代的成長背景與溝通模式都不一樣,場域特性往往也會阻礙溝通。本文彙整過去四年我在 Twitter 分享的 20 個對跨世代溝通的觀察與建議,分成四類:世代異同、溝通方式、個人經驗、場域特性。

世代異同

  • 「二十嗆,三十酸,四十悶,五十傲,六十倔。」(2012-11-24)
  • 「六十威權,五十膨風,四十操弄,三十鬥爭,二十嗆聲,十幾煩死人。」(2010-08-04)
  • 「現在四十歲上下世代的成長歷程基本上和二十歲世代沒什麼不同,當年一樣翹課、夜遊、逛夜市、唱KTV、瘋舞會與演唱會、為一些小事落淚。所以,老草莓別老是嫌棄年輕人,年輕人也別覺得那些老草莓和自己有多不一樣。」(2010-10-13)
  • 「我說過中年人和年輕人都是草莓。老草莓的確比較能忍,但壓力越大反彈也越大。小草莓如果白目擺爛不知節制,就等著看老草莓一哭二鬧三上吊四大爆炸五玉石俱焚吧。」(2010-11-01)
  • 「中年人再怎麼精心裝扮掏心掏肺都不會被比自己年輕的世代當成自己人。你永遠都會是他們眼中與心中的外人。能夠有效溝通讓不同世代的人感受到你的價值就很好了。不要用否定自我(年紀)的方式建立自我認同;那很可悲。」(2012-10-20)

溝通方式

  • 「跨世代溝通的障礙:小傢伙直,老傢伙硬。小傢伙直是因為還沒時間學別招,老傢伙多幾十歲還只有一招就遜了。其實只要任一方身段夠低,以柔克剛,很容易讓對方失去平衡。 」(2012-12-06)
  • 「傾聽是件困難的事,不論哪個世代。年輕人不願傾聽中年人,因為覺得老傢伙想法舊了,中年人不願傾聽年輕人,因為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了。兩種心態都是偏見。三人行必有我師。如果願意傾聽,每個人都可以教你一些事情。」(2012-10-03)
  • 「跨世代溝通就像用鑰匙開鎖。你要維持自己這個世代的溝通風格,但根據另一個世代的溝通特性精心打造出一把可以開鎖的鑰匙。如果只是模仿對方的溝通方式,或是完全否定對方的溝通方式,不僅達不到效果,還會弄巧成拙。」(2012-11-03)
  • 「人們對於團體中特別不一樣的人(不論好壞)印象會特別深刻。所以對付世代刻板印象最好的方式不是去抗議抱怨,而是借力使力。如果你的表現能夠超出別人基於對你那個世代刻板印象的期待,就會在別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2010-11-17)
  • 「如果你懂得操作,《道德經》非常實用。例如『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可責而不責』這個精彩的表演定錨在旁觀者心中影響他們對另一方的評價,對方自然會受到社會壓力的影響而改變態度或行為。」(2012-12-06)
  • 「大部分台灣家長對孩子的關心仍然非常自我中心,手段不是命令就是賞罰,少有能以對等立場跟孩子說話者。當孩子們收到太多他們不需要的關注、而內在的世界卻沒有人願意傾聽與了解,最後只有透過『尖叫』爆發出來了。」(2010-10-25)
  • 「孩子不跟長輩打招呼一點也不會不禮貌。倒是那些把孩子當寵物、隨便踫觸孩子身體、無法同理孩子心理、不能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觀點與語言和孩子說話的長輩,才是真的沒禮貌。」(2010-09-15)

個人經驗

  • 「二十年前我在中正大學念碩士班時認為校方對某個事件處理不當,就自製署名的沒禮貌傳單貼到各公佈欄與主管座車擋風玻璃。某位一級主管說這是誹謗,校長林清江卻約我踫面傾聽並給了很多鼓勵。這就是北風與太陽的不同。」(2012-12-07)
  • 「我從學生時期說話就很直接,校內外老師演講我都略過客套話直接放炮。後來到大學任教也這樣,學生卻覺得太直接而讓他們受傷。磨了幾年溫和許多,嗆死人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也就很少派上用場(但仍維護得很好就是了)。」(2012-12-07)
  • 「我從小就不會只因為身分或權威而尊重老師。從國小到高中我都常不交作業,因為老師不能說服我為什麼要做。但那些能夠同理學生、曾經感動過我的老師,我一輩子都記得,一輩子都感謝。」(2010-06-11)

場域特性

  • 「教育部經常要求學校清查學生啊,例如吸菸、酗酒、嚼檳榔、藥物濫用。這種心態不好,但還不到白色恐怖。以前當導師收到這類公文我都置之不理。學生可以問我學業問題,但學生生活的責任是他們自己和父母的,不是我的。」(2012-12-02)
  • 「教學這事很容易受到自我應驗預言影響。你如果相信學生很厲害,就會積極以他們為中心設計更適性的教學方式並提供更多正面回饋。到最後他們多半會因此變得很厲害。反之,若你相信學生很混,最後你就會教出很混的學生。」(2012-12-01)
  • 「台灣的政治早已民主化,教育卻依然十分威權。聰明的老師不該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試圖去控制學生在教室裡經歷的一切,而要能夠有洞察力地信任、啟發與引導。同儕間互相分享的學習效果比老師由上往下灌輸的強大多了。」(2011-04-02)
  • 「醫界大老與社會大眾都不了解新世代的醫師。白色巨塔是個威權場域,但這群醫師成長於民主時代。民主社會人人有意見,但這群醫師反應的準度與強度比前輩高得多。大老與大眾對這群醫師實在應該少一點偏見,多一點同理。」(2012-07-26)
  • 「不論機構公民營,也不論組織規模,大部分的主管其實比較像行政助理而不像領導者。他們只懂得計較雞毛蒜皮的小事,卻沒有任何同理、感動、說服與激勵部屬的能力。」(2009-09-29)

延伸閱讀:溝通的法則有效溝通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