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如何科普

科普是一個異質性很高的書籍類別。每一本科普從科到普的方式都不一樣,對出版與閱讀都是挑戰。身為受過跨領域訓練、從學界來到業界的研究者,特別喜歡科普,閱讀量也大。就來聊聊科普如何科普吧。

Books

科學的目標有四個層次。一、描述:觀察並記錄重要現象。二、解釋:了解現象背後的原因。三、預測:根據現象及其原因對未知做出推論。四、 控制:基於預測做出有意義的改變。科普就是跟大眾溝通這些事。

科普的目標讀者是大眾,清楚解說知識是必要的。但只有這樣還是很乾澀。好的科普就像好的紀錄片,最重要的是能將科學研究的脈絡、過程與發現組織成有主軸的統整故事,與讀者的經驗關聯起來。

唯有透過故事,才能讓讀者看到關聯性並喚起好奇心:現象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這些現象是重要的?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這些知識對個人及世界的意義為何?

最好的科普不會只解說知識,更要帶來啟發:根據科學知識為已知的世界帶來新的觀點,對未知的世界作出大膽的臆測;帶領讀者重新認識並想像自己與世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每本科普的深度以及每位作者說故事的方式都不一樣。內容深淺如果與讀者期待有落差,讀者無法作好適當的心理準備,就會造成理解的困難。故事說得不夠好,或是故事與知識連結得不夠緊密,也會增加閱讀的難度。

出版社的編輯要能清楚辨識這些特性。如果讀者可能在判斷關聯性或理解上遇到困難,就要提供適當的協助。尤其近年跨領域內容愈來愈多,在教育過於分流的台灣社會,讀者更需要引導。

很多出版社只是抓著關鍵詞找特定領域的專家或名人來推薦與導讀,但他們未必有能力建立書與讀者的連結。最適合的推薦與導讀者不只要懂內容,更要懂讀者的心。而這些人往往是你在刻板印象的專長與職銜範圍找不到的。

或許有些編輯根本不太懂自己的書,也就不知道目標讀者是誰、他們的期待是否適當、理解是否會有困難。最後書出版了,卻沒有為讀者設計適當的引導。不然就是找錯人推薦與導讀,甚至連書名都譯錯的也有。很可惜。

本地的科普著作比翻譯書少很多,故事說得精彩的更少。最近讀到方力行老師的《我的水中夥伴》是少數中的少數。希望未來能夠有機會看到更多這樣的著作。

我還想強調,大部分的人們還是有潛在的讀書需求,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就像我如果不是剛好因為某些評審工作也不會發現這麼多好書。出版社要學會在這個時代找到有潛在需求的讀者,深入他們的內心,幫助他們發現對他們有幫助的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