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到苗栗頭份演講,交通的安排頗有挑戰性。搭高鐵到不了,搭台鐵時間又太長。最後決定從高雄搭高鐵到台中轉乘台鐵區間車到竹南,回程從竹南搭區間車回台中轉乘高鐵回高雄。這是一趟難得的大眾運輸體驗,而我對台鐵區間車的印象尤其深刻。一趟來回就讓我愛上了區間車。
在此之前,我的台鐵區間車體驗僅限於台南與台北兩地,而且時間極短。例如沙崙站到台南站,或是台北站到松山站。這次是我多年來第一次搭乘單趟行駛時間超過一小時的區間車。如果我沒記錯,去程搭的是 EMU500,回程搭的則是較新的 EMU700。電聯車有新有舊,但乘坐體驗是很類似的。
我還記得我在新烏日站走進往竹南的區間車的第一個感覺:有點舊了,但很乾淨。不像對號列車車廂永遠給你一種「髒髒的」的感覺。更重要的是,氣氛對了。座位沒有靠窗或靠走道之分,每個位子都靠窗。你可以從對面的窗子看出去,也可以稍微轉個方向從自己後面的窗子看出去。
我喜歡那樣的視野。坐火車就是要看風景呀!往竹南的路上,坐我對面的兩個小孩幾乎全程都跪在椅子上目不轉睛地望向窗外不斷掠過眼前的景象。那是我們每個人的幼兒時期的共同經驗你說是吧。而你我長大以後又有多少年沒有對這個世界展現過如此單純的好奇心了呢。
有景賞景,無景看人。區間車的座位分配適合觀察人,而我也喜歡觀察人。有時同樣從事使用者經驗設計或體驗研究的同行會開玩笑說這是職業病。但幫助我在工作中了解使用者與在生活中體驗世界的是同一種洞察力。所以我會覺得那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
觀察哪些面向?如果對行動裝置有興趣,就看看人們手上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看看他們用那些裝置做什麼。如果對親子教養有興趣,就看看孩子和長輩的互動。如果對乘客的背景感興趣,就看看他們讀什麼書,看看他們的穿著打扮與配件,或是聽聽他們在聊些什麼。
你知道,看不完的,不論是景或人。新烏日到竹南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讓我覺得好快。因為全程有位子坐,下車時我覺得要我坐兩三個鐘頭都沒問題。
回程就稍微沒有那麼幸運。當初排這天的行程時完全沒想到是國慶連假前一天。我要搭的那班電聯車從基隆一路開下來,車上擠滿了人。我一上車是沒位子坐的。把重得要死的大背包往行李架上一放,站個一會兒也不太累。站沒多久,過了苗栗站,之後到新烏日都有位子坐。
對我這個從小在南部長大、四十幾歲人生中只在台北工作過一年的人來說,幾乎沒有經歷過那些到北部工作的南部人在假期返鄉時交通上的麻煩。所以這班車人多無妨,跟著返鄉人潮擠火車南下也別有一番樂趣。回程有點累,有時會打瞌睡,偶而醒來的時候仍有些有趣的觀察。
就像兩性的差異,在區間車上也看得出來。女性彼此會互相照顧,即使彼此互不認識。例如幾位女性坐在相鄰的位子,其中一位讓位給剛上車的孕婦。過幾站孕婦起身下車,很多站著的乘客想找位子坐。其他幾位女士會想辦法留位子給剛剛讓座的女士。男性之間就較少展現這樣的行為。
台鐵區間車當然不完美,例如車廂地板與月台高度還是有落差,不像北高兩市的捷運車廂地板與月台高度是相同的。而且站在月台上有時不易判斷區間車會停在哪裡。月台地面有標示四輛或八輛區間車停靠位置,但如果不知道列車會從哪個方向進站就一點用也沒有。但除此之外,跟對號車相比,整體而言已經很棒了。
以後如果像這次一樣有需要搭台鐵,即使沒位子坐我也要儘量搭區間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