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年食品安全與造假問題層出不窮,無良業者當然得負最大責任。但當不同業者都做同樣的事而且還能夠騙到消費者的錢時,消費者也該反思自己有哪些不適當的信念被業者利用來欺騙我們,又該如何讓自己變得更聰明。
食物與身體的關係
台灣人對食物有很多「吃 X 補 X」的奇怪信念,而這信念的背後的心智模式是「特定食物與身體的特定器官或系統的運作有直接的連結」所以會有鼎王麻辣鍋在官網上宣稱金針菇「具有食療保健的藥用價值,降低膽固醇等,有一定的防治功效」這類的行為,或是某些茶飲強調可以「去油」。諸如此類。
究其原因,台灣人一般來說沒有足夠的人體生理學知識,對自己身體的運作不夠了解。人們的身體知識多半來自親友未經驗證的說法,個人似是而非的直覺,以及對觀察的錯誤推論。然而人們很少意識到這些信念系統背後的知識含量極少,更難有動機去花時間念書搞懂那些關於食物與身體關係的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人的生理很複雜,生理學當然有點難度。二十多年前我念大學時唯一重修才拿到學分的科目就是生理學。但是比起當年,現在有更多的科普書籍,網路上的相關的資訊也更容易取得。我們實在沒有理由不多念點書充實自己的知識。多問「為什麼」,不要再不求甚解了。
設計與服務的價值
一般人看著各類產品的部件與材質時,很容易想到製造過程,卻比較難想像製造之前的設計過程。勉強想像,頂多只想到包裝。聆聽一般大眾討論某些包括食品在內的產品的對話,多半關於「製造」,例如「料好實在」,「作工細緻」。人們還會把商品拆解計算材料的成本,如果售價比材料成本高,就開始嫌貴。
當人們沒有能力區辨好的設計與不夠好的設計,只會看製造成本嫌貴,也就無法促進業者提升品質。台灣的餐飲業很多都停留在「食材加工處理」的製造業層級,然後把這些加工過的食材包裝一下多賣點錢。消費者嫌貴?那就降低食材成本。
台灣的服務業也很少真正藉由服務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大部分業者只想著賣東西,對行銷的重視遠大於對使用者經驗的重視。業者沒有意願與能力藉由更好的服務設計帶給顧客更好的體驗,「服務」在一般人心中的價值當然無法提升。
相對於製造,設計與服務的確比較抽象。而抽象的概念原本也的確較難理解。但如果人們一直沒有辦法提升自己對設計與服務的理解,就沒有辦法區辨設計與服務的品質,也無法欣賞好的設計與服務。當你不懂得欣賞,業者也就得過且過。如果無良業者想要唬弄你,當然很容易找到方法唬弄成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