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拼音 國內國外都不適於推行

敝人於八日在本版對僑委會在海外推行通用拼音的計畫提出質疑,隔日僑委會第二處歐處長作了回應。歐處長的回應誠懇仔細,然而對於拼音與注音的關係,似有誤解。

注音符號本身是單純的視覺符號,必須透過學習,各個符號才得以與華語語音建立關聯。同樣地,基於拉丁字母的拼音系統也只是單純的視覺符號,同樣要透過學習,才得以建立與語音的關聯。例如,注音符號「ㄑ」所代表的聲母,在漢語拼音裏由「q」代表;注音符號「ㄧㄠ」所代表的韻母,在漢語拼音裡由「iao」代表。所以注音符號「ㄑㄧㄠ」所代表的音節,也就是漢語拼音「qiao」所代表的音節。只要透過學習,漢語拼音其實和注音符號的表音價值是完全一樣的,只是所用的符號不同罷了。

如果僑委會認為注音符號拼台北華語沒問題,漢語拼音拼台北華語一樣沒有問題。由此觀之,不管在國內或國外,都沒有推行通用拼音教學的合理性與必要性。歐處長又表示在僑校推行通用拼音受阻,是因為使用者習慣,並以為假以時日就會被接受。但是如果注音符號可以做的事,漢語拼音、通用拼音都做得一樣好,站在使用者的立場,當然喜歡跟多數人一樣,才方便溝通。歐處長自己提出的調查數據也證明這點。從行銷的角度,通用拼音不僅在教學價值上沒有超越漢語拼音,反而因為不是標準,難以用於溝通。僑委會又有什麼理由可以樂觀期待通用拼音可以被接受?事實上,當年注音二式被遺棄的原因正是因為沒有競爭力,而不是被注音牽制。讓注音二式淘汰的力量,同樣也會淘汰通用拼音。

歐處長說,推行通用拼音不是要取代漢語拼音,而是台灣可以有自己的聲音。這是什麼鴕鳥心態?又說漢語拼音當年被嘲笑,但別忘了,十幾億中國人都用,最後全世界都跟著用。台灣推行通用拼音,有這麼大的使用者群做後盾嗎?再回到「保存注音符號」,僑委會的目標如果將漢語拼音與注音符號並列,就不會有人想學注音。那麼,把注音符號和一個更沒有競爭力的拼音系統並列,就會有人想學注音?這又是什麼邏輯。歐處長或其他參與決策的僑委會官員,真的把問題想清楚了嗎?

(原發表於 2000 年 10 月 10 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