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人的心裡話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2013 年 4 月 24 日,我到台大心理系討論會對研究生與老師們作了一場演講,講題是「一個認知心理學家的探索旅程:從認知到設計,從學界到業界」。主軸是分享自己從 1988 年進心理系至今 25 年一路上的觀察與感觸,同時介紹使用者經驗設計,並反思國內的心理學教育。

台大心理系是台灣心理學研究的發源地,也是台灣所有心理系的原型。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我一輩子沒在台大心理系念過書講過課,但來演講的感覺卻像回家一樣熟悉。也因此我比半年前在中研院民族所演講同一主題時多談了許多對台下研究生的學習與心理學教育的期許。

但我剛抵達的時候是有些緊張的。外人可能不了解,心理學的訓練向來重批判。記得二十年前在中正大學心理所念碩士班時,我就訓練自己對幾乎每個來演講的老師都問個尖銳且問到演講核心的問題。如果我沒問,其他同學或老師也會問。

來台大心理系這天我也預期遇到這樣的事。很意外地,這事不僅沒發生,我反而收到了許多溫暖且正面的回饋。雖然相隔二十多年,心理系的學生在接受心理學教育的過程中仍然經歷到相同的衝擊與限制。同學們很能同理我的一些感觸。

例如演講結束之後留下來聊天時,我說我觀察到心理系的學生(包括當年的我自己)到了某個階段就不敢說自己的想法了。後來大家討論了一會兒,覺得我們的訓練太重視實驗。以至於一個想法如果沒有做過實驗就不敢說,心裡擔心說了會被老師抓出自己沒注意到的混淆變項,或是被批評沒有實徵證據怎麼可以這麼說,諸如此類。

老師們的回饋也很寶貴。例如對產業現況很了解的葉怡玉老師就點出了使用者經驗設計在台灣泡沫化的潛在危機,以及心理學背景的人在業界的競爭力可能受到的衝擊。這些觀點和我這些年的觀察都很接近。當然,整體來說我們都是樂觀的。

梁庚辰老師則跟我聊了不少關於心理學教育的現況與可能的改變方向。坦白說,離開大學已將近兩年,我能思索這些問題的機會比以前少很多。這次回到心理系,很高興再次有機會討論這個我一直很關心的問題。對梁老師的視野與用心,我很感動,也承諾日後有需要時願意幫忙。

討論的過程中我也被問到一個很好的問題:「如果心理系的學生學了訪談、觀察與民族誌,當心理系畢業生與其他更能掌握這些方法的其他領域的人一起投入相同的場域時,競爭力在哪裡?」

我的回答:「過去一百年的心理學研究累積的對人類心智的了解。」裝在頭骨裡的這個由神經元組成的計算機器如何運作,最了解的當然是心理學家。這樣的了解可以讓你超越行為的表象,看到行為背後的原因,精準到表徵與算則的層次。但前提是基本功要練好。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能挑食,所有心理學的次領域都要學到精熟。

感謝葉俊毅老師的邀請。這次造訪台大心理系,除了分享與討論的過程很溫暖,還有許多意外的驚喜:遇到幾位好久不見的老師,看到以前的學生在新的學習環境與階段持續成長,還見到了一位畢業後就沒見過面的大學同學。

在演講的最後,我還分享了前一天晚上有感而發寫下來的兩段話:

“Professional knowledge does matter, but what matters most is who I am (who you are).”

專業知識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是誰。因為你的興趣、天分、個性與膽識,你才選擇了學習某些知識與方法。也因為你的興趣、天分、個性與膽識,你才選擇了某條生涯的道路。不要倒果為因,以為學了某些知識與方法就能夠達到如何的成就。重要的是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I am smart enough to know that I am not smart enough.”

我夠聰明,所以知道自己不夠聰明。在現在的世界,很少現象是單一領域的知識就能完全理解的。如果你試著用單一領域的知識理解所有問題,那是「不夠聰明,所以以為自己夠聰明」。你要聰明到能意識到特定專業領域的強項與限制,並聰明到有能力跨出自己熟悉的領域,獲得更寬廣的知識。這是「我夠聰明,所以知道自己不夠聰明」的意義。

心理人,加油!

延伸閱讀:心理、溝通與生活科學的歷史:自我的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