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吃早餐

作家劉克襄的〈台中人的早餐在哪〉引發廣泛迴響。但詭異的是,所有討論都圍繞著外食早餐。早餐應該是起床後出門前在家裡吃的不是嗎?這些年,台灣人的家庭時間是如何被放棄或偷走的,讓大家不願或無法在家裡吃早餐?

Oatmeal

我原本的早餐習慣非常不好。過去二十年幾乎都不吃早餐,早上起床就只喝黑咖啡。不吃早餐的理由跟大家一樣,沒時間或嫌麻煩。直到七個月前因為開始建立運動習慣,覺得飲食習慣也得重建。早餐就是最優先的目標。

我選擇的解決方案是大燕麥片,原味罐裝或調味包裝的都有。兩分鐘內可準備完成,而且還算安全健康。美味與否就看個人偏好了。過去七個月,除了因為工作或旅行夜宿外地,幾乎每天早餐都吃大燕麥片。

或許有人會問:每天吃不會膩嗎?如果你每天喝一模一樣的咖啡都不會膩,每天吃大燕麥片又為什麼會膩?而且後者還可加入不少變化。重點是參照架構:這是獨立的一餐?或是起床腳本與儀式的一部分?

對我來說是後者。七個月前的挑戰是如何在原本的起床儀式與時間限制中插入早餐這件事。後來決定把早餐的時序排在咖啡之前。也就是起床先吃早餐再喝咖啡。要用最習慣的行為幫助自己建立新習慣。沒吃早餐就不能喝咖啡。

重建在家裡吃早餐的習慣這件事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即使我的解決方案有點簡陋。不只是因為它幫我在半年內減掉六公斤的體重與兩吋的腰圍,更因為它讓我意識到這些年我們失去了多少的生活品質。

我常想起小時候起床吃完媽媽或外婆做的早餐再上學,走路上下學主動探索新鮮事物,或許還繞去同學家玩一下。曾幾何時,外食或外買早餐與被動且隔離的移動方式讓原本的細緻生活韻味逐漸流失。而大家還覺得理該如此。

人們對漸進的改變往往很難覺察。例如我的公路車的碟煞全新的時候效果當然最好。隨著來令片愈磨愈薄,煞車效果也逐漸降低,但不太會感覺到。直到有一天檢查發現磨得差不多了,換新的來令片才意識到差異多大。

早餐或任何消失的家庭時間,失去的過程差不多也是這樣。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在我們注視之下悄悄地流逝的。直到有一天當我們討論早餐,想到的都是外食而不是家裡的餐桌,或許才會意識到出了什麼問題。

昨天剛好讀到阿潑的〈城市裡的「早餐文化」不只有一種想像〉。她最後這段話說得真好:「但說到底,真正的美味與安全還是在家裡。與其鼓勵早餐文化,不如提倡『慢慢來,在家吃完早餐再出門』。這更具文化意義。」

你有多久沒在家裡吃早餐了呢?讓早餐回到家裡的餐桌,找回失落的家庭時間吧。就從明天早上開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