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際網路普及引發第一次資訊爆炸以來,就經常有人好奇閱讀的未來會是怎樣的面貌。在行動裝置普及引發第二次資訊爆炸以後,對此問題好奇者又更多了。我試著從閱讀心理學的觀點說說我的想像。
二十萬年前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同時也開始演化出口語。人類發明了各種工具,卻直到五千年前才發明用來記錄口語的視覺符號:文字。透過視覺管道解碼這些符號以還原口語並理解文句意義的過程,就是閱讀。
人類歷經將近二十萬年的文明累積才終於發明了把口語以視覺形式記錄下來的工具。這些符號的形式在過去五千年之間或許有不少改變,但只要人類仍有口語與視覺能力,這一組抽象的符號系統就會持續存在。
閱讀技能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複雜的發明。基本的閱讀技能當然也會伴隨著口語與文字持續存在。試著問自己:從小到大,有什麼技能是你得從學齡前一路學到大學,還覺得不太夠的?除了閱讀,也沒有別的了。
在可預見的未來,基本閱讀技能或許不會有太大改變,但閱讀策略一定會大幅改變。跟五千年前一樣,現在一天還是只有二十四小時。人們能夠閱讀的時間並沒有增加,資訊量卻增加了。在我們能夠接觸到的所有資訊中,有時間讀完的可能不到 1%。我們必須發展出從文章頭中尾各抽個一兩句來讀就能掌握全文大意的略讀能力。有這樣的能力,我們才能決定要完整閱讀哪 1% 的內容。
閱讀媒介也一定會大幅改變。人類在五千年前發明了文字,卻又經過了四千五百年文字才普遍地在世界各地被印刷在紙上。我們認定的傳統閱讀媒介,紙本印刷的形式,在整個文字的歷史上只佔很少一部分。
文字作為一種視覺符號,原本就不一定要被呈現在紙上。泥板、石板、龜甲、竹簡、木片、紙張、琥珀色單色 CRT 螢幕、液晶螢幕、手機、電子紙、平板電腦……。呈現文字的媒介隨著技術的進步而改變是必然的趨勢。如果人們不再依戀龜甲與竹簡,總有一天也一樣會不再依戀紙張與印刷。
媒介的轉變不會改變基本的閱讀歷程,但還是會影響閱讀策略。手持裝置讓我們隨處可讀、隨時可讀,這基本上是件好事。但運用零碎時間閱讀需要許多後設認知策略:你必須知道怎樣的內容最適合這些零碎時間,你更必須知道如何將這些片段的閱讀經驗建構成一個整體。
現在就是未來。人類原本就是能夠適應環境的生物,包括我在內,很多人早已開始發展或已經發展出新的閱讀策略了。然而,不論是快速取樣的「略讀」策略或化整為零的「散讀」,都是學校不教的。閱讀的未來沒什麼好擔心的,倒是教育的未來特別需要大家的關心。
(原發表於 2012-04-06 WIRED.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