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地廣人稀,路網綿密。所以屏東的公車不論從路線規劃、發車頻率、票價計算乃至車輛運用方式來看,本質上都還是公路客運。
習慣都會區密集、短程的「市公車」的人,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屏東的公共運輸。
8231 是個典型的例子。行駛於屏東轉運站與水門轉運站之間,中間繞道內埔。全程超過 25 公里,行駛時間接近一小時。每天 8~9 班。
票價主要也是為長程設計。例如我從水門搭回屏東轉運站,全程 75 元。上車刷卡先扣 22 元,下車再扣 53 元。22 元就是基本里程 8 公里。只搭一兩站就不划算。
再來是車輛運用。屏東的大型公車,我到目前為止很少搭到低地板公車。多半還是傳統配置,前門上下。主要也是為了多放一些座位,載學生長途通學。無障礙則透過升降機解決。
就像 8231 還有一條支線 8231A,每週一至五傍晚繞駛屏東中學,載學生回家。
有些運量不大的路線則會使用中巴,例如我之前從東港轉運站搭到潮州轉運站的 519 路就是 Toyota Coaster。坐一小時是會有點累的。
這些路線經過市區(屏東或潮州)時,也兼市公車。會有人在市區範圍內搭短程。這次搭 8231、之前搭 509(屏東轉運站-屏科大)和 519,都是這樣。當然短程乘客都是使用月票或敬老票。
這幾年搭了這麼多路線,去過四個轉運站,也慢慢習慣了。
但是像屏東市這樣不算大、但也沒有小到雙腳都能走到的地方,市區沒有真正的市公車(不是完全沒有但很少),就還是有點麻煩。也很難把公共場所、公共生活和公共運輸結合成一個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