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膀胱的演化速度跟不上電影技術的變化

百年前電影剛被發明時是有中場休息的,主要是更換膠卷的空檔。觀眾就順便休息。後來片長較長的電影多半都有中場休息,直到我青少年時期(1980 年代)才逐漸消失。

Intermission

電影從類比轉到數位,數位儲存媒介的容量愈來愈大,再也沒有「換膠卷」的問題。但是人類的膀胱容量來不及演化啊。憋尿的極限是一樣的,該尿的時候還是得尿。

尤其現在的電影愈拍愈長,真的該把中場休息再加回來了。電影終究是藝術與商品的複合。觀眾的體驗,包括但不限於膀胱,還是要照顧的。

在電影動輒超過三小時的時代(今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青春(春)》片長超過三個半小時),看場電影就像參加一場耐力運動競賽。你要有很嚴格的計畫:電影開演前多久就停止攝取水份,進影廳之前不管有沒有尿意無論如何要再去一次廁所。

如果看電影前要吃飯,連食物種類都要限制。例如 2015 年看《星際大戰:原力覺醒》撐完全場但憋尿憋得辛苦。事後檢討(對,這類意外狀況都要檢討)才意識到,看電影前吃了豆腐鍋,喝了很多湯啊。吃飯的湯和飲料都要非常斟酌。

今年到目前為止進戲院看了二十九部電影,多半都能撐到致謝字幕的最後一幕。但是百密總有一疏。唯一一部中途(大約 87% 吧)衝出去上廁所的就是片長三小時的《奧本海默》。當時的心境就是與其憋尿一直分神不如錯過一分鐘但之後可以專注。所幸沒漏掉重要的劇情轉折。

當然也有那種還真不太行的片子。任何時候去上廁所都不會有什麼損失。對,我說的就是 2022 年的《侏羅紀世界:統霸天下》。片長接近兩個半小時,不是我看過最長的電影,卻是我這輩子看過最多入看到一半跑去上廁所的電影。顯然電影好不好大家都還能鑑別。

除了膀胱,我的大腦對超長電影的耐受力也不太好。我還是喜歡一小時四十分的長度。那會有最精煉的內容、最明快的節奏以及最流暢的體驗。從敘事的角度一定會有一些取捨。但比起長一點、完整一點,我更喜歡短一點、精實一點。

當然這是個人偏好。要說是缺陷也行。就像小說,我只愛短篇。喜歡那種緊湊與轉折,享受體驗兼欣賞技巧。中長篇我真的沒耐性。不是沒有例外,但不多。這兩年讀過的長篇就兩本:唐福睿的《八尺門的辯護人》材田沙耶香的《地球星人》。而且這兩本都是長篇之中比較短的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