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國教世代六十五歲了

台灣從 1968 年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同年第一批免試升國中的國小畢業生今年剛好六十五歲。在高齡化的趨勢下,受過更好教育的這一代老人有機會也必須比上一代老得更好。

Education and Ageing

根據衛福部 2017 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六十五歲以上的族群擁有國中及以上學歷者最多也就是北部的四成,其他區域僅二至三成。相較之下,五十五至六十四歲擁有國中及以上學歷者已達七成,擁有高中及以上學歷者亦達五成。

不只台灣,許多國家在戰後差不多的時間點也進行類似的教育改革。例如法國在 1959 年、德國(西德)各州在 1949 至 1969 年這段期間延長義務教育年限。各國的教育改革對教育水平提升有跳躍式的影響。

義務教育年限延長是否提升了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翻查國外文獻,各方研究結果相當分歧。幸好比較一致的發現是正面的:這些最早的教改世代到了老年的認知能力的確比較好。台灣應該也會如此。

這群受過良好教育的新世代高齡者比他們的上一代更有機會改變,減少醫療依賴並達到成功老化。不僅如此,隨著世界變化愈來愈快與人口紅利即將結束,他們也必須比上一代在相同年齡時更健康、活躍、有生產力。

但是人類從來沒有這麼老過。更健康、更活躍、更有生產力的理想的老後生活樣貌為何?如何實現?這些都沒有前例可循。新世代的高齡者必須放棄「以前的人到這個年紀如何,我就該如何」的期待,積極探索出最適合自己的生活型態與人生路徑,才有可能成功老化。

不只個體要重新找方向,整個社會從制度、產品到服務也都需要更多研究與創新。

例如,比起上個世代,新世代的高齡者不僅更有能力參與自己的照護,也更能評估健康風險,更主動尋求改變,更有動機與能力及早建立更能促進健康的生活習慣。我們的健康照護系統也必須及早從單向的照護轉為更積極的合作與促進。

新世代的高齡者不只是被研究的對象,也應該是研究員與設計師。一方面,年齡愈來愈不構成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相同的世代也更能同理彼此。這群人有機會成為新的創新核心。

兩岸的對照就更鮮明。台灣開始推行九年國教時,中國正在文革。一來一往,如今兩岸中高齡族群不論教育水平或認知能力都有極大差距。這是台灣之於中國最大的人力資源優勢。台灣的中高齡族群真的不需要妄自菲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