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 8 月 15 日,大家都在電視機前觀看北京奧運棒球預賽台灣與中國的比賽。從第 1 局到第 12 局,我們對中國隊的印象也逐漸改變。任何當天完整觀看這場比賽的人都深刻感受到,中國的棒球國家隊不再是我們刻板印象中的樣子了。當然,還是有很多人依然受到刻板印象的影響。例如轉播過程中,主播連中國觀眾的加油方式都可以拿來取笑一番。也就是在這樣帶有強烈情緒與認知衝擊的觀賽過程中,我想到了 1992 年 HBO 的電影《棒球同志(The Comrades of Summer)》。
《棒球同志》的情節大致是這樣的。1992 年,一位失業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球隊經理受邀前往棒球運動不發達的俄羅斯,為這個國家組織並訓練當年奧運棒球比賽的國家代表隊。那年春天,這位教練帶著他的俄羅斯國家隊回美國,讓他們與大聯盟球隊打友誼賽。起初,這支屢戰屢敗的球隊被當成笑話看。隨著經驗的累積,他們越打越好。在最後一場球賽,大聯盟球隊已經感到相當大的威脅。像是打季後賽般拼命,就怕輸給原本看不起的俄羅斯國家隊……
電影是虛構的,奧運卻是真實的。即使如此,看完比賽後回憶這部電影,還是感觸良多。前蘇聯剛解體後百廢待舉的俄羅斯的國力,絕對無法和今日的中國相比。台灣棒球運動的整體水平,當然更無法和美國相比。然而,當中國傾全力發展棒球運動時,台灣相形之下卻顯得停滯。就像龜兔賽跑故事裡的那隻兔子一樣,2008 年 8 月 15 日那天我們一覺醒來,突然發現烏龜已經跑到自己前面了。
電影中的最後一場比賽。俄羅斯球員因落後的壓力影響表現,教練故意上場辱罵裁判,讓自己被驅逐出場。他要這群球員在沒有教練的情況下找回平日輕鬆練球的團隊感覺與節奏。在後半場的比賽中,他們的高水準表現逼得對手也必須全力應戰。俄羅斯國家隊還是輸了。比賽結束後,全場觀眾起立為他們奮戰的精神鼓掌。在電影的最後,觀眾散去,美國球員沒有離去。他們再度走進球場,邀請俄羅斯球員上場打球。這次,不為輸贏,不為國家,只為了棒球的樂趣。
是啊!棒球的樂趣。在台灣,從早年熬夜守著電視機看著我們的各級棒球隊在國外的比賽,到後來職業棒球運動的興起,不論自己打不打棒球,棒球始終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台灣在奧運棒球比賽中第一次輸給中國,大家當然都很難過。但整體來看,台灣的棒球運動還是比較健康與全面。我們或許難過,但不應該失去自信與風度。
如果有足夠的自信,8 月 15 日就不會是國恥日,而是台灣棒球運動開始從高原往巔峰攀升的日子。如果有足夠的風度,我們就不會對中國隊充滿敵意與抱怨,而是肯定他們的表現。賽後記者會上洪一中總教練回答中國媒體時說:「中國隊這幾年都很努力,也付出很多心力,進步很大,大家都看在眼裡。他們在這場比賽表現非常棒,比中華還要好。」這樣的自信與風度就像《棒球同志》的結局一樣,也是像台灣這樣的棒球大國應該表現出來的。
(是的,在實力接近的情況下,輸球確實是一些不利因素同時出現的結果。我最認同的是 8 月 16 日中華隊以一分之差敗給古巴隊後,洪一中總教練對中華隊面對左投打擊不理想的評論。他指出,在台灣慣用左手的人從小就被家長逼迫改用右手,使得台灣的好左投不多,面對左投的機會也少。我自己就是慣用左手,直到今天,如果要投擲物體或防衛,一定還是用左手。寫字、使用小工具等不費力但需要反覆練習的複雜動作,就是小時候在長輩要求下從原本的左手改到右手。長久下來,我控制左手精細動作的能力已不如右手。這種愚不可及的文化,多年來不知壓抑了多少有潛力的運動員。)
延伸閱讀:總統足爽 孩童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