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凱迪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兜兜風》即將於九月三十日上映。上週五參加特映會,非常喜歡。沉澱了一個週末,分享一些心得。(無雷)
片長一小時三十三分。甚好。這年頭動輒兩小時以上的電影愈來愈多,但我這個嗜讀短篇小說的人還是覺得一個半小時左右是最漂亮的長度。
這是一部結構極簡的電影。全片的核心角色是一對父子。父親阿瑞是百貨公司夜班保全,不上班時菸、酒、色、賭都來。兒子弟仔則是在電影院打工。父親的前妻及兒子暗戀的同事則分別襯出父子的性格。
劇情就圍繞在這對父子的關係上展開。電影很節制,有很多的留白:角色沒說出口的,劇情沒演出來的,你都會感受到,而且感受也最深。
這留白讓我想到蔡明亮。尤其這部電影的風格很有蔡明亮的味道。表面上慢慢的、淡淡的,情感卻很濃郁。就連弟仔在電影中的角色也很像小康。
當然如果是蔡明亮的電影一定更晦暗一點(我想到《黑眼圈》裡廢棄建築裡的那灘黑水)。這部電影就明亮、溫柔得多,不論視覺或人性的質地。
整部電影的寂寥風格相當一致。父子的家是老舊公寓,父親常混的賭場也藏身老舊公寓。弟仔騎機車上下渡輪、上下班,在人群中的疏離。沒有現代的光鮮亮麗。照理說這是很抑鬱的。但影像的溫度正好節制了那樣的抑鬱。
《兜兜風》九成以上在高雄取景。我最喜歡弟仔獨騎這一幕(預告片一開始就是了)的寂寥:明明還在城裡卻一片荒蕪,離哪都很遠。中都濕地南側真的就那個味道。
我問詹凱迪導演怎麼找到那個景。他說他不滿意原本找的點,自己騎車去亂逛,無意間發現的。
如果跟蔡明亮對照,《兜兜風》的藝術性可能沒有那麼強。但這也許正是藝術與商業之間更好的平衡,尤其這個時代。這部電影聚焦在風格(很難得!),而這個風格是大眾有能力欣賞的。
我又想到近年另一部風格強烈的電影《菠蘿蜜》。這部電影的風格就是在比較強烈的那一端。有些人可以欣賞(例如我),有些人就覺得混亂(我其實也能理解他們體驗到的混亂)。
本地的電影能(或者,敢)把焦點放在風格的不多。多半還是傳統一點,要嘛聚焦在劇情,要嘛聚焦在角色。所以看完《兜兜風》對它的風格很驚喜。
這是一部關於家庭的電影。你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結。有的大,有的小。但是共同的特性就是,難解。所以我們在電影中尋求療癒。
以往的電影會用兩種方式治療你:大和解的喜劇結局,或是悲劇式的終極解脫。你在現實中無法和解,也無法解脫,但在看電影的這一個半小時可以。
但是《兜兜風》(以及之前的《美國女孩》),則是走了另一條更有現實感的路。未必能和解,也未必能解脫。但我們總得學會跟那個結共存。
細節我不便多講,就請大家進電影院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