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來高雄的發展以北高雄為主,市區北移的趨勢非常明顯。即使如此,看著北高雄一棟接一棟蓋、一棟比一棟高的集合住宅大樓還是會覺得驚訝。真實的居住需求又沒那麼多,台灣的房子真的不是蓋來住的。
這些大樓讓不明就裡的外人覺得高雄的經濟發展非常好,擁有許多能夠創造非常高的價值的現代化產業。真實的情況是,這類產業還是集中在北部。以高雄的產業結構,又有多少家庭的收入負擔得起這一帶新建大樓裡的一戶?
即使買得起,也會遇上這些大樓的設計問題。棟距如此接近,住戶密度又高,本質上並不符合高雄人的生活脈絡與居住需求。這些「住宅」不管怎麼看都比較像金融商品,不是真的蓋來讓你買了住進去的。
日前,當年在高雄念大學的一位同學出差回到高雄。我去高鐵站接他。在回母校高雄醫學大學的路上,我問他感覺到有哪些變化。二十多年來他只回來過兩次。對照特別鮮明。我們念大學的時候,大順路以北全都是田。
「不錯耶,我想搬來高雄了。」他說。然後我們認真討論他如果真的來高雄,工作怎麼辦。想來想去,也沒什麼解法。在談到房價前,這話題就停了。
在 Twitter 和 Facebook 上分享近日感觸,獲得的回應很一致:「我住的城市也一樣」、「都是蓋來炒作的」、「中資、建商、仲介聯手炒作」、「高雄中資買得超多」。
北高雄經過二十年的發展,有了今日的現代都市面貌。和南高雄的古典與傳統,剛好互補。以我這個在南高雄的苓雅區住了一輩子的高雄人來說,我特別喜歡南北兩種生活韻味的對比,以及往返在不同生活方式間的混搭。
我的工作經常需要進入使用者生活的田野,多半是台灣各地一般民眾的家中,藉由觀察與訪談協助企業了解了解使用者真實的生活型態及背後的需求與價值,再與設計師攜手將研究發現轉化為有用又好用的產品與服務設計。
多年來,我觀察與訪問過的家庭很多,發現很多真實的脈絡與需求。看到城市的性格與大眾(包括我自己)的需求被炒房犧牲,覺得特別心痛。我們能不能不要讓炒房毀了我們辛苦建立起來的一切?不論是整體的城市發展、居住環境與生活品質,或是個人的家庭關係、工作信念與人生目標?
我們的政府,從中央到地方,能否更有遠見,更能掌握人民的需求?能否藉由滿足需求讓城市真的宜居,而不是追求一些虛無飄渺的排名與口號、建設一些華而不實的園區與場館?這已經不只是政策問題,而是道德問題了。
延伸閱讀
- 到牛寮重新發現紅毛港(鳳山區)
- 人生最早的記憶(左營區)
- 凝結在時空中的回憶(苓雅區)
- 或許拆不掉、但可能再也找不到的回憶(前金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