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的未來

《時代》雜誌 2006 年的年度風雲人物是每一位 Web 2.0 時代的網路使用者,2010 年則是社群網站 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這兩個網際網路社群化的重要里程碑也反映了真實生活受到的影響越來越大。社交的未來會呈現怎樣的面貌呢?

在網際網路普及前,最主要的社交活動還是在飯桌上的酒菜間,不論是家庭聚餐或公務應酬。在那些場合,人們的嘴巴用 50% 的時間咀嚼,40% 的時間講客套話,再利用 10% 的時間分享真正有價值的訊息。

在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有很多時間面對面接觸,但時間的利用並不是很有效率。大部分的時間被浪費在介紹、破冰、暖場、客套、博感情、餐桌儀式、夾菜倒酒、敬酒勸酒、也許再加上划酒拳。還有,出席這些應酬的準備與交通也需要時間。

這些活動對於個性內向、較缺乏社交動機與技巧的人來說是痛苦的折磨。如果你讀過〈內向的孩子〉就知道,我就是這樣的人。成長過程中看著餐桌上的長輩們互動就很害怕以後也要做這種事,有時還會怕到作惡夢。

我很高興網際網路改變了這一切。我上網二十年了:1992 年接觸網際網路,1995 與 1997 年分別建立個人英文與中文網站,2005 年開始寫部落格與分享照片到 Flickr,2007 與 2008 年分別開始使用 FacebookTwitter。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個人永久存在於網路上

在這個時代,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思考以圖文或影音甚至程式碼的形式一點一點地送上網路,然後將它們組織成完整的結構。這個結構就是個人在網路上的存在。你可以完全跳過從前那些折磨人的社交活動,卻仍能讓更多人認識自己,也讓自己有機會認識更多新朋友。

高鐵則讓人們很容易把網路上的社交基礎直接連結到實體世界。就像我在〈移動的力量〉說的,網路與高鐵的結合讓我與台灣各地的朋友初次見面就可以談正事,不論是會議討論、顧問諮詢、研究合作、授課演講或是社交聚會。不僅減少了初次見面的尷尬,更增加了社交活動的品質。

常聽人抱怨大家都在聚會時玩手機,或許這也代表那場聚會原本就沒有意義。阻礙社交的不是科技,而是傳統無效率的人際儀式。社交的未來是可以讓更多人更自在的,但你必須跳脫傳統的框架才看得到那美好的未來。

(原發表於 2012-06-21 WIRED.tw。)

延伸閱讀:智慧的未來思考的未來學習的未來記憶的未來書寫的未來閱讀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