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網路觀察

以下是 2010 年 1 月至 2010 年 11 月間我在 Twitter 上分享的關於網際網路特性的觀察,共 40 則,分成六類:電影《社群網戰》、創新服務、閱讀與寫作、社群與討論、使用者行為、高鐵與台鐵訂票系統。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追蹤(follow)我的 Twitter 帳號:@hao520

電影《社群網戰》

  • 「我注意到的《社群網戰》裡的瀏覽器:片頭(2003 年)Mark 宿舍電腦上的是 Mozilla Suite,片尾(2004 年)Mark 獨自在會議室用的電腦上的是 Firefox 1.0。相當精確地反映了 Mozilla 在那兩年的改變。」(2010-11-06)
  • 「即使《社群網戰》的技術細節處理得很好,還是有人在雞蛋裡挑了小骨頭。Mark 在片尾用筆電上 Facebook,旁邊的終端機視窗卻在 ping localhost。這台電腦的網路沒問題不是嗎?」(2010-11-06)
  • 「看了《社群網戰》。KDE 3 讓我印象深刻,其他技術細節(例如 Emacs、Perl、wget)也都相當可信。電影的主軸當然不是技術,但如果技術細節沒有被妥善處理,整體情節的可信度必然會大打折扣。」(2010-11-06)

創新服務

  • 「從有 Web 以來,所有分享服務的最大使用者群都是『想要知道別人分享什麼』的人,而不是『想要和別人分享什麼』的人。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還會如此。」(2010-11-07)
  • 「續前推。理由很簡單:需求量的差異。舉個例。想知道別人分享什麼:去一家餐館前想知道別人的評價。想和別人分享什麼:從一家餐館出來後想要和別人分享自己的評價。」(2010-11-07)
  • 「四年來,每年都有機會與一些台灣的創新網路服務團隊交流。很高興看到團隊創新能力與產品成熟度逐年提升,使用者體驗越來越受重視。更高興的是每個團隊都教了我一些事情,讓我可以持續成長。我一直很珍惜,也很感激。」(2010-10-20)
  • 「台灣的創新網路服務開發團隊準備好迎接高齡化網路社會的來臨了嗎?」(2010-10-18)
  • 「兩年多前大家開始搶做社群網站時我也提醒過,要注意華人人際關係的獨特性。(《數位之牆》台灣為什麼做不出一個 Facebook?:『台灣的上班族社交網絡市場還是空白的。』)」(2010-01-04)

閱讀與寫作

  • 「從內容到微內容:長篇、中篇到短篇,部落格到微網誌,這個時代的人們能夠持續專注處理的訊息量越來越少。會不會有那麼一天,電影也必須演化成平均每部只有十五分鐘的微電影?」(2010-11-05)
  •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網路時代更是如此。我們在網路上的許多活動以文字記錄的形式保存了下來,我上網十八年就留下了十八年的痕跡。這很棒。『網前時代』的生活回憶起來有些困難就是因為不像網路時代留下了那麼多線索。」(2010-10-27)
  • 「針對〈上傳你的人生〉,有讀者問:『若只是回憶用,有必要上傳到網路嗎?』這篇〈太空站與部落格〉剛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2010-10-17)
  • 暨南大學圖書館失物招領系統的物品簡述可能比很多人的微網誌還好看。」(2010-10-09)
  • 「寫微網誌就像上大號,太硬太稀都不好。」(2010-09-17)
  • 「人們在網上發表內容的長度。1990-1999:數萬字(網路小說),2000-2009:數百字(部落格與微網誌),2010-:一個字(『讚』)。」(2010-09-14)
  • 「微網誌與部落格是互補的。我去年就說過,兩者『都是輔助記憶的工具。微網誌以記錄當下思考的方式輔助短期記憶,部落格以記錄較長時間深層思考的方式輔助長期記憶。』」(2010-08-25)
  • 「Twitter 迷人之處就在字數限制。你無法充分描述與論述,連縮網址貼上都嫌浪費。要讓陌生讀者理解你想呈現的觀點,比喻是最好的解法。尋找好的比喻需要豐富常識與靈活思考。很困難,但也為創作帶來最多樂趣。」(2010-07-22)
  • 「在微網誌,不論作者想的事實是 ∃x P(x) 或 ∀x P(x),表達出來幾乎都會是 ∀x P(x) 的形式。有時為了強調論點,有時則為了減少字數。讀者自己要懂得還原作者本意,不要完全照字面意義解讀。」(2010-07-13)
  • 「一句『同樣浪費時間,巧妙各有不同』,網友解讀大不同。有人開懷大笑表示贊同,也有人覺得不知所云像李家同。」(2010-05-16)
  • 「台灣人不喜歡表達,更不喜歡寫作。不常寫作,就不會注意也不會有機會磨鍊編輯技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即使上網多年,卻還是不懂得在自己寫作的文字訊息(例如部落格、論壇、電子郵件)中加入超連結。」(2010-03-03)

社群與討論

  • 「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成為網路媽媽/爸爸:不要嘗試藉由討論、辯論或爭論去教訓、教育或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論點。認同的內容給個讚,不認同的略過就是了。」(2010-10-08)
  • 「再有自信的人也會受傷。我想強調的是,因為隔著一層網路,那些看似熟悉實則疏離的旁觀者對人的敏感度的確比較差,展現同理心的意願與能力也較差。」(2010-10-06)
  • 「越來越多網站急著告訴你你的朋友推薦了什麼,所以到處是 Facebook 朋友的頭像。那總會讓我想起小時候讀過的《瀛寰搜奇》裡的那些白牆上突然出現洗都洗不掉蓋也蓋不掉的鬼影臉孔的靈異故事。很恐怖呀!」(2010-09-29)
  • 「我在十四年前看到這故事,順手翻譯貼上網。沒想到就這樣流傳了十幾年。(兔子、狐狸與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你論文的題目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是你的指導教授。』)」(2010-09-28)
  • 「剛剛感覺到地震,但在 Twitter 上沒看到地震推,心想震央應該在南部。上氣象局網站一查果然如此,規模 4.5,位置屏東枋寮地震站西南方 8.7 公里。」(2010-09-24)
  • 「如果方舟子在網上和現在的台灣鄉民大戰,不曉得哪邊會贏?以前(1990 年代初期)我們都吵不贏他。」(2010-09-23)
  • 「資訊技能只能帶你上網,幽默感才能帶你融入社群。」(2010-09-20)
  • 「網路上,大家都在忙著評論。你一篇,我一帖;你一言,我一語;N 個迴響,M 篇新文章……。人們浮躁且焦慮地追趕著。有耐性把內在感受沉澱為散文的人,以及有耐性藉由閱讀散文獲得一些感動的人,都越來越少了。」(2010-05-12)
  • 「君子上網有三戒。少之時,涉世未深,戒之在色;及其壯也,志得意滿,戒之在傲;及其老也,年高德劭,戒之在愎。」(2010-09-17)
  • 「上網就像上廁所。幾位男性在差不多時間進廁所,也許隔著小便斗聊個幾句或看個幾眼,但互動從來不是進廁所的主要目的。上網也一樣,互動是個人行為的副產品而不是目的。」(2010-02-03)

使用者行為

  • 「在部落格流量統計的指數曲線中,社群網站貢獻的通常是前面那一小段少量的熱門文章與最新文章,搜尋引擎貢獻的則是長尾那一大段多數的冷門文章。我對後者的重視大於前者,因為我寫部落格從來不是為了交友或經營社群。」(2010-10-24)
  • 「一般使用者上網搜尋,大部分時間其實是用在判斷搜尋結果的相關性上;從輸入關鍵詞到結果出現的時間相對來說並不長。Google Instant 也許加快了搜尋結果出現速度,但使用者所需的判斷時間還是一樣長。」(2010-09-10)
  • 「中文網址不會有太多人真的認真去用。中國的使用者還是會跟過去一樣繼續在網址中使用漢語拼音或拼音縮寫。台灣的使用者也還是跟過去一樣學不會任何一種拼音,繼續在網址中使用蹩腳英文或隨便拼音。」(2010-08-28)
  • 「開會有三寶:小筆電放膝上善用時間剛剛好,智慧手機放掌上抽空上網沒煩惱,藍牙耳機掛耳上隔絕官腔促思考。」(2010-06-12)
  • 「七吋小筆電 Eee PC 701 一直是我在客廳的上網機。上網時抓起小筆電往肚子上放,一手打字一手托螢幕。經常覺得要是肚子上沒東西就更好了。當初 iPad 的需求一定是在中年阿宅的上網情境中觀察到的…」(2010-05-30)

高鐵與台鐵訂票系統

  • 「在台鐵網路訂票系統訂東部幹線的車票是一件會讓你感嘆自己會的粗話不夠多的事情。」(2010-11-05)
  • 「每次使用台鐵網路訂票系統或其他差不多難用的公民營機構的網路服務時,都有一種感覺:這東西如果從我這幾年接觸過的 Web 2.0 網路服務開發團隊之中隨便找一個來做,都會好個幾十倍呀!」(2010-04-06)
  • 「咳,就像國防部為了防騷擾規定『女性官兵出席晚上飯局不能超過九點』……(《聯合新聞網》台鐵網路訂票要睡覺?旅客怨:『台鐵副局長張應輝表示,技術不是問題,而是考量民眾習慣,擔心遇到大節日『三更半夜要熬夜搶票』。』)」(2010-04-06)
  • 「不論是高鐵『回程日期不會自動調整』或台鐵『沒有導引使用者付款』都是極為明顯的網路訂票系統介面問題,如果能夠找幾個使用者來試用,設計者再沒經驗也看得出來。更何況用過兩套系統的人多到數不完。我也想不透怎麼還會出現這種情況。」(2010-01-14)
  • 「台鐵網路訂票系統的難用程度不用我多說。最糟的是在訂票完成後沒有在畫面上出現明顯的『線上付款』按鈕,有時會讓使用者忘記付款,我就忘過一次。即使記得要付款也不易找到隱藏在頁面中的『台鐵網路付款』連結。」(2010-01-14)
  • 「高鐵網路訂票系統啟用至今改過幾次介面,但有個問題始終存在。當你訂來回票選擇出發日期後,回程日期不會自動調整到同一天。例如你在 14 日選 18 日出發後,回程日期卻停在 14 日。高鐵應該不會超過光速或經過蟲洞吧!」(2010-01-14)

延伸閱讀:Facebook、Twitter 與 Plurk:我的觀察台灣 Web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