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這個時候,《時代》周刊都會選出年度風雲人物。今年獲選為年度風雲人物的是:「你」。新一代的網路服務讓使用者更容易以各種形式公開發表意見並與分享個人眼中的世界,「你」就是那些願意做這些事的人。用通俗的中文詞彙來說,「你」就是「鄉民」。
以「鄉民」一詞指涉特定的網路使用者,此一用法源自 PTT,但後來被用於許多不同的語境。在這些語境中,「鄉民」多半用來指涉「經常使用網路且在 Web 上做一些事的人」。這些事,可以是在 YouTube 分享影片、在 Flickr 分享照片、參與維基百科編寫、使用共享書籤服務或自己寫部落格這類「大事」。當然,像是在網路上購物、在社群網站發表意見、在別人的部落格發表迴響或只是訂閱別人的部落格這樣的「小事」,也算「在 Web 上做一些事」。
所有的網路使用者中,只有一部分算是鄉民。另一群網路使用者,主要使用的仍是 15 年前就已出現的「前 Web」技術--電子郵件。他們真正使用 Web 的時間不長,頂多就是瀏覽主流媒體的網站看看新聞。他們也會分享,但不是透過 Web,而是利用電子郵件轉寄。這類使用者的數量,可能比鄉民還多。
我將網路使用者依「Web/前 Web」的使用習慣區分,很接近徐子涵(Schee)在「Web 2.0 的網路經濟人類學」這篇文章中「鄉民/良民」的區分。不同的是,我所定義的「鄉民」在徐子涵的文章中又分成好幾類。
在台灣,廣大鄉民透過各種網路服務,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我們想要貢獻自己的知識時,不再苦等記者訪問或出版社邀稿,而是直接編寫維基百科的詞條。我們想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與經驗時,不再投書報社然後期待能被編輯選上發表,而是直接發表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我們也不再只用文字表達,我們還分享圖畫、照片、聲音與影像。
我們想要查資料時,書架上厚厚的百科全書早已蒙上一層灰,取而代之的是由鄉民集體編寫的維基百科。我們也不太讀報紙的社論了,反而經常閱讀部落格上鄉民發表的評論。出外旅遊前,我們不太看各大出版社出版的旅遊指南了,而是直接搜尋部落格上鄉民對於各觀光景點、餐廳及旅館的經驗與評價。我們電視節目看得愈來愈少,看 YouTube 影片的頻率愈來愈高。
這個凝聚廣大鄉民影響力的機制,一般稱為 Web 2.0。新的技術與服務把網路的複雜性隱藏起來,讓網路變得更好用。網路更容易使用,自然就有更多人使用。由使用者組成的人際網路,也就因此愈來愈大也愈來愈密了。
Web 2.0 讓人與人之間的訊息傳遞與影響,可以超越地理位置的限制與傳統媒體的控制。你如果想要了解某個地區的人的生活形態與世界觀,只要直接閱讀他們的部落格,或是觀看他們在 Flickr 分享的照片與在 YouTube 分享的影片。即使是居住在同一地區的人,也可以因此了解彼此對共同關切的事件的不同觀點。
Web 2.0 讓人們有更多元的方式表達意見,也能更有效率地凝聚共識。例如,在 HEMiDEMi 這樣的共享書籤網站簡單地按鈕收藏或推薦書籤,就是一種意見的表達。系統會自動統計,如果某個書籤在一段時間之內有愈多人收藏或推薦,就愈可能成為網站首頁的頭條。頭條不再是由少數人決定的,而是單純且直接地反映鄉民由下往上的共識。
鄉民獲選為《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也再度提醒我們一件事:影響力的關鍵,不在技術,而在人。人是社會的生物,我們害怕孤獨,想要與人接觸,想要了解別人,更希望自己被別人了解。所有的網路與通訊技術,最終都是為了人的社會需求服務的。技術如果能夠滿足人的社會需求,就會受歡迎。行動電話的普及是最好的例子,Web 2.0 其實也反映了同樣的趨勢。
我還想提醒另外一點。Web 2.0 的服務或許比 Web 1.0 好用,但從大多數網路使用者還停留在前 Web 時代就可以看出來,Web 發展了 15 年,還是不夠好用。如何才算夠好用?至少要像現在的行動電話一樣好用。
如果我們理想中的 Web 具備任何人都能易學易用的特性,那麼現在 Web 2.0 的易用性可能連 20 年前的第一代行動電話都還不如。雖然不夠好用,Web 2.0 跟第一代行動電話一樣,還是一個反映重要發展趨勢的里程碑:新技術讓系統易用性更高。從 Web 1.0 到 Web 2.0,鄉民愈來愈多,原因不只是因為有了新技術,而是因為適當使用新技術讓 Web 的易用性增加了。如果你能讓還停留在前 Web 時代的網路使用者開始在 Web 上做一些事,才夠資格稱為 Web 2.0。
無論如何,還是要恭喜每一位獲選為《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的鄉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Web 能變得比今天的 Web 2.0 更好用,讓更多的網路使用者也能變成積極使用 Web 的鄉民。
延伸閱讀:Web 15 歲了;Taiwan 2.0 看 Web 2.0;新的數位落差:從 Web 1.0 到 Web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