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戰後台灣產業轉型的起點

看過中國導演王兵的紀錄片《青春(春)》之後就想回顧一下台灣的紡織業發展的社會脈絡,尤其勞力密集的早期。相關書籍翻過一輪,最早的階段在許多產業史的書中都被簡略帶過。

牽紗引線話紡織:臺灣紡織產業發展史

我也想到楊青矗的工人文學。但楊還是以批判為主,而且寫大工廠比較多。當然有階級與性別的區隔就一定會產生各種問題。但台灣那個年代留下來的好像就是這些批判了。作為一種常民生活的記錄反而很少。

最後找到科工館出版、陳介英著的《牽紗引線話紡織:臺灣紡織產業發展史》。這是少數把紡織業在農業到工業的轉型脈絡中的角色寫得很清楚的。以下是讀書筆記與心得。

最早的輕工業

戰後台灣從農業升級到工業是從輕工業開始的。而勞力密集、技術要求不高的紡織業就是很好的起點。因為台灣不產棉花,紡織業一開始就是以進口原料加工為主。滿足內需之後就轉為出口。

發展的起點

日治時期後期在台灣發展紡織業遺留的設備及人員,以及從中國遷來的紡織設備與企業家,共同啟動了台灣戰後的紡織業發展。

奠基於農業社會

農業社會的勤奮、家族成員的連結與互助、以及鄰里的人情網絡,都成為紡織業初期發展的基礎。很多工廠就是家庭的空間,員工就是家族成員。

生產聚落

台灣的紡織業有四大生產聚落:台北、桃園、彰化與台南。這個分布從日治時期就是如此。聚落之形式也和文化有關。很多員工自行創業,工廠就開在附近。相同產業的工廠就形成聚落。不論上中下游整合或員工流動都很容易。這也是台灣中小企業的韌性。

窮則變、變則通的創新文化

中小型工廠使用的設備往往較舊、精度較差。透過經驗邊做邊改善,或是仿製國外機具(我在好幾本書中都看到藉參訪國外機會把看到的機具記下來、回台灣後試著憑記憶仿製的例子),可謂相當符合當今之「敏捷(agile)」或「精實(lean)」開發。

從終端產品到原料的逆向整合

台灣紡織業一開始因為沒有原料(棉)與技術,是從進口原料生產終端產品(例如衣服)的勞力密集階段開始的,一如《青春(春)》的織里。之後隨著石化業的發展,台灣開始擁有生產人造纖維的技術,台灣的紡織業才從終端產品往中、上游發展。

從勞力密集到資本密集

石化業本身就是技術密集的產業。而紡織業在面臨鄰近國家更便宜的勞動力的競爭,也被迫升級。以往台灣廠商習慣依賴貿易商去打開市場,依賴品牌商下單。如今比以往更主動積極探測市場趨勢,以及掌握上下游廠商。

法人與民間機構的角色

在資訊業,資策會與工研院這樣的機構已不像早年有影響力。但在紡織業,從市場趨勢到創新研發,相關機構依然在產業服務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這也是我十多年來和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多次交流印象最深刻的事。

產業外移之後

台灣的紡織業從 1990 年起開始外移,工廠家數也大幅減少。就我自己接觸的經驗,經歷過這波外移、還留在台灣且存活至今的廠商,多半都已經是二代或是專業經理人管理。在體質上都算比較現代與健康的。

針線情

之前參加過紡織業的活動,聚會時唱卡拉 OK 得知,〈針線情〉是同業最愛點的歌。我自己跨很多產業,覺得紡織業因為很多終端產品都是穿在人的身上,不論上中下游的業者對生活都有些起碼的敏感度。而且女性的企業家也比較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