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9 月 26 日至 10 月 7 日間,我在 Twitter 說了個自己變成貓的故事。每天一節,共 12 節。我將這 12 節故事順著時序彙整如下。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追蹤(follow)我的 Twitter 帳號:@hao520。但我不常這麼說故事就是了。
那一夜我變成貓
「夜裡在街上遇到一隻貓,牠喵了一聲把我變成貓。我跟著牠體驗貓的世界,從車底到巷口,從屋頂到樹下,從引擎蓋到水溝蓋。玩累了,我就回家了。……!@#$……%^&*……用爪子打字好費勁喔!牠忘了把我變回來了。」(2010-09-26)
「今晨起床看到昨晚被自己的爪子刮壞的鍵盤,發現自己還是一隻貓。回到街頭,不見昨天那隻把我變成貓的貓的蹤影。到院子裡玩,鄰居沒認出我來。耶!我自己的世界!繼續當貓吧!但,會不會有一天我忘了自己曾經是人類?」(2010-09-27)
「早上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躺在鄰居轎車的引擎蓋上。看著昨晚從車頂滑下來的痕跡,意識到這是自己變成貓的第三天了。奇怪的是我並不驚慌,覺得一切都很自然。也許,我本來就是貓?那麼,更早之前又是誰把我變成人類的?」(2010-09-28)
「在清晨細雨中醒來,沒想太多就跑到旁邊的機車下躲雨。這讓我發現自己還是貓。變成貓四天了,也從曾經熟悉的生活世界中消失了四天。抖掉身上的水滴時,我問自己:那個世界會想念我嗎?我想念那個世界嗎?我也不知道。」(2010-09-29)
「來到公園,這是我變成貓的第五天了。看著那些和我置身相同時空卻沒有交集的人們,想起變成貓以前的自己。從前那種看著身邊的人事物如同另一個世界的電影畫面般流過眼前的疏離與陌生,和現在的感覺幾乎是完全一樣的。」(2010-09-30)
「經過街角的星巴克。變成貓已經六天了,我問落地窗裡自己的倒影:你是誰?還不是貓的時候我就已經越來越不認識自己,也越來越不確定自己存在的意義。現在,我眼前的這隻貓,我變成的這隻貓,你要如何幫助我找到答案?」(2010-10-01)
「變成貓的第七天,是週末。我沿著小巷來到以前常來的小酒館,跳上門口的機車探頭往店內看。想著以往在意識受到酒精影響下總會想像自己可能的改變,變成能讓自己比較快樂的樣子。但像現在這樣變成貓?還真的沒想到過。」(2010-10-02)
「變成貓的第八天,我開始接受發生在我身上的轉變並思索其意義。變成貓之前,我被腦中種種問題如流沙般陷住,嘗試掙脫卻越陷越深。剛變成貓時我以為又多了個問題,現在開始覺得或許這個新角色能幫我看到不一樣的解法。」(2010-10-03)
「經過以前常來的速食店。變成貓九天了。第一天跟把我變成貓的貓說過話以後,就再沒跟其他的貓說過話。變成貓以前不也是這樣嗎?躲進這家速食店就為了儘量減少說話的機會。其實,我不覺得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只是害怕。」(2010-10-04)
「走了很遠的路來到海邊,在我變成貓的第十天。從前,這片海總是無條件接納我,不論我帶來多少的沮喪、憂鬱、憤怒或絕望。現在,親愛的大海,你也會接納這隻貓嗎?你認得現在的我嗎?你可以告訴我,以前的我怎麼了嗎?」(2010-10-05)
「變成貓十一天了。昨天來到海邊之後留下來聽了一夜的海。人類生活的記憶越來越遙遠,昨夜卻突然憶起,變成貓的那個夜裡,我是獨自從這裡走回去的。我還記得那沒有月亮的夜晚的漆黑與靜謐,卻不記得自己有什麼感覺了。」(2010-10-06)
「變成貓的第十二夜,仍在海邊。憶起十二天前我就已經死了,在這片海。原因?別問。那晚魂魄回到城裡,遇見一隻臨終的貓。一瞬間我的生命已在牠身上延續,而前世記憶今晚就要消失。我平靜地揮別過去。這輩子,我是貓。」(2010-10-07)
後記:脆弱的真實
故事當然有虛構的成分,但感觸都是真實的。原本只寫了不到一百字的極短篇,就是第一天的故事。後來乾脆藉這隻貓把自己抽離出來,之後的每天晚上花一點時間說故事,寫下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到的自己。
是的,這是個有點悲傷的故事。我們總習慣把這些脆弱的部分隱藏在表象的樂觀與堅強之下,久了就忘了自己那易受傷的一面。但我們不可能永遠樂觀,永遠堅強。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即使那個自己是悲傷、孤獨的。
這段期間,在故事以外,我還有一些感受:
- 「幾乎每個人都是被自己困住的。差別只在於:有沒有意識到自己被困住、而且是自己把自己困住的。到最後,決定我們人生的,不是那些外在的因素,而是我們對自己的了解與覺識。」(2010-09-29)
- 「我真的很不喜歡『自殺「防治」』這種把個人選擇疾病化的說法。你先把有自殺意念的人污名化了,人家又如何會想找你求助?這些開口閉口自殺防治的人難道不知道,我們在這個烏煙瘴氣的社會勉強活著也只是剛好而已?」(2010-09-30)
- 「沒有人不恨這個世界。差別只在於有些人的恨昇華為把世界變得更好的力量,有些人的恨升級為毀減世界的力量。」(2010-10-01)
- 「墾丁是我的治療師。」(2010-10-05)
- 「每一個寧靜的夜晚都賜給我溫暖與勇氣,讓我在黎明之後願意回到那終日刮著北風的現實世界。」(2010-10-05)
也是在這段期間,豬小草寫了篇〈我沒有哪麼堅強〉,談他砍掉 Twitter 帳號的心路歷程。他說:
「而隨著部落格的微型化、推文內容的瑣碎與生活化,那一條存在於公私之間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而別人對我們的頻繁回應與RT,其實是在不斷地撥弄著我們腦中那條脆弱的社交神經。
直到有一天,那條線突然斷了,我們這才意識到,自己其實沒有那麼堅強。」
我們都沒有我們以為得那麼堅強,更沒有我們表現得那麼堅強。當那些看似熟悉實則疏離的冷酷旁觀者無意間刺了進來,我們才驚覺:他們以為我們不會痛,甚至我們自己都以為不會痛。但是,好痛。
於是,我又寫下了一些感觸,跟著我變成貓的故事一起結束:
- 「不是部落客脆弱,而是旁觀者看似熟悉實則疏離的冷酷。」(2010-10-06)
- 「我們其實都在過小丑的生活:每天起床振奮精神把歡笑帶給別人,晚上回家精疲力竭蜷縮牆角把悲傷留給自己。」(2010-10-06)
- 「再有自信的人也會受傷。我想強調的是,因為隔著一層網路,那些看似熟悉實則疏離的旁觀者對人的敏感度的確比較差,展現同理心的意願與能力也較差。」(2010-10-06)
- 「你只有在個人的實體與心理空間都不被侵犯的情況下才能感受到真正的自由。無奈的是,在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這幾乎是遙不可及的夢想。」(2010-10-07)
- 「我們都是坤樹。扮三明治人的時間越長就越焦慮。當有一天我們卸去臉上的小丑濃妝後,身邊的人會不會認不得我們了?」(201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