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存簿儲金:一位老朋友,以及人生最早的信任感

兩年前重新開始使用二十幾年沒用過的郵政存簿儲金帳戶。像是找回一個舊識。有一些熟悉的感覺,也有一些全新的洞察。本文銜接前年的〈郵政的時代價值〉。

Postal Passook Savings

怎麼開始的

本來是想直接關掉的。專員一句「郵局帳戶很有用喔,留著吧」,我就被說服了。這話真的只有仍然公營的、象徵穩定的中華郵政能說。專員花了不少時間幫我更新資料、換發存摺與 VISA 金融卡。

怎麼用

Postal Passook Savings

之後我就邊探索邊尋找適合它的使用情境。最常用的竟然是行動支付。一開始也沒想到,畢竟原本手邊的支付工具已經夠多夠雜了。後來發現透過行動郵局用台灣 Pay 還蠻方便的,甚至比銀行的 app 好用。尤其最近錢包功能上線了。雖然都是既有的功能,但架構重組後易用性提升很多。

比銀行更親近

很多人常開玩笑說「郵政存簿儲金都老人在用」。也不能說不對,用戶輪廓確實如此。但我覺得不是缺點,而是價值。銀行有時難免讓人覺得有點距離,走進分行彷彿有個心理的門檻要跨過。郵局就像家附近的老店,讓任何人,包括長輩與弱勢,都覺得親近。尤其郵政三業合一,就是比銀行更世俗、更多元、更包容也更有生活味。

老店風情

Postal Passook Savings

我很愛逛各地的郵局。任意走進去看看環境,看看人們來做什麼。沒有什麼比郵局與傳統市場更在地了。可以觀察與體驗到最真實的在地風情。就像嘉義東市場邊這間設在中正路老透天厝一樓的郵局很小很舊但很有市場老店的質地。也許有點舊,也許有點亂,也許還帶點土味,但就是有那種穩定感。

人生最早的信任感

Postal Passook Savings

郵政存簿儲金是很多人的第一個儲蓄帳戶。我這一輩念國小時,學校還有郵政存簿儲金實習儲金局。我還留著當年開戶刻的人生第一顆印章,而且還在用。年初大選帶去投票所的就是這顆。這也是中華郵政的價值。有點像印痕(imprinting):這個信任感在人生早期建立了就不會消失。

帳戶的更迭

後來上國中開了正式的帳戶,1994 年碩士班畢業後出國前關了。現在的是 1998 年前在陽明大學郵局開戶,在陽明工作一年的薪資戶。後來用得少(2001 年返國任教的薪資戶也不是郵局的),直到前年才在家附近的支局更新。看到新摺上新的支局名稱「臺北陽明交大郵局」與局號,不覺莞爾。大學改名,郵局跟著改名。彷彿連人生也更新了。

易用性的挑戰

重新啟用這個帳戶的挑戰不在郵局(都是專員在忙,我只要對話、確認與簽字就好),而在啟用行動郵局。申請網路郵局和行動郵局綁定裝置都要到 ATM 執行啟用碼服務。而且流程很怪,與一般銀行常見作法不一致。兩次我都試了半天才搞懂什麼時候要去 ATM,以及之後要做什麼。但總算是搞定了。

郵政的現代化

中華郵政多業合一,各業(郵務、儲匯、壽險)都有各自的民營競業。國營事業本身也比較保守,這是轉型的壓力。但正如我在〈郵政的時代價值〉說過的,表面的劣勢其實都是價值。國營老店的信任感與親和性,及多業合一的世俗、多元、包容與生活味,都是在轉型過程中不僅不能放掉、還應該彰顯與發揚的獨特的核心價值。

如果要把遺失多年的客戶(例如像我這樣的人)找回來,當然還是要在功能上創造符合現代生活脈絡的價值。但是把人留下與黏住的,不會單純是因為什麼功能好用,而是更基本也更深層的核心價值。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