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三十六年前那個女孩。原本是我高中同學的女友,友校的女生。這「三十六號」暱稱也是他取的,因為她都搭三十六路公車。他們怎麼認識的我忘了,總之不是在公車上。
高三上學期吧。同學為了他們的感情問題約了我一起聊。好像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她。三個人約在火車站前書店樓上的咖啡廳聊了一整個下午。最後他們還是決定分手了。
之後我跟她變成朋友。這情節很芭樂,但就真的發生了。隨著時間過去,兩人也愈來愈熟。接近、但似乎又沒有真的成為男女朋友。常約出去玩。那時高雄市區也沒什麼地方可以玩,就是文化中心、壽山之類。
壽山那次下山還下了雨,我們被困在涼亭下躲雨。對,就是你知道的、壽山公園裡那種即使那個年代都嫌俗氣的涼亭。但是現在回想起來,沒有俗氣,只有浪漫。
記得寒假還搭火車到台南去玩。好像也沒真到哪玩,就車站附近、成大校園繞繞。
一個學期就這樣過去了。來到高三下學期,我陷入學業與自信的困境。上學期的成績糟到下學期救不回來,一定會留級(學年結束也真的留級了)。我對於痛苦的高三可能要再重來一年感到恐懼,卻又不知如何脫困。
於是我把自己關起來。斷開跟這個世界的連結。包括跟她的。我走回那個黑暗的世界,想要好好面對自己找答案,熬過這最後一個學期。我也沒去找輔導老師;那個年代誰會去找輔導老師啦。
後來我跟她再也沒見過面。說起來是真的有點遺憾。青少年時期真的不懂得好好處理人際關係。沒有人際敏感度,不知道如何開始、維持與結束一段關係。尤其是結束。
每週一篇的週記不得不寫,我還是會怨恨我的困境。導師的回覆通常像這樣:「還有一個學期。讀課本就好。不要讀參考書或補習。考上大學你就可以離開這裡了。」聯考前一個月收到留級通知單,他又來說一次「讀課本就好」。這其實幫助我很大。我準備聯考真的只讀教科書,也沒補習。
因為最後一年的痛苦,這麼多年來,高中時期的回憶一直被潛抑(repressed)到意識層面以下。我很少想到,甚至要去回憶都不太憶得起什麼。十三年前寫〈未完成的事〉是我第一次想起高中三年的一些事。那時我這麼完結:
「這些年我常常想起 2002 年的電影《非關男孩(About A Boy)》裡的那句『沒有人是一座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但從來沒有機會感受這句話在片中最後一次出現時的那種釋懷感。直到我終於憶起三年高中歲月,我才明白,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電影裡還有一句: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但是有些人是島鏈。在海面下,它們是相連的。」
時間塑造了地貌與性格。曾經的連結或許早已消失,但每一個連結都讓我們成為下一個版本的自己,直到來到現在的自己。希望曾經相連的每個人都已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