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通勤月票」從名稱看得出來一開始就是鎖定通勤族群。但是從「移動作為一種服務(MaaS)」的角度看,通勤只是移動的一小部分。這個吃到飽的月票服務在通勤以外創造的價值其實更高。
一般民眾使用私有運具多半都只在幾個習慣的定點之間移動,所有的腳本都已經自動化,停車問題通常也都已有解。所以你說公共運輸要能替代這些旅次,習慣使用私有運具的人很難理解。公共運輸優於私有運具之處,其實在規律的通勤移動以外更容易彰顯。
地方政府要積極收集一些「非通勤」的使用案例。而這些案例由「情境」與「人」組成。(其實就是「scenario」與「persona」,但我避免用太技術性的詞彙。)
情境
交通月票被用在哪些通勤以外的情境?例如日常生活的移動,或是各種類型的休閒。
如何有效利用各種運具解決移動的難題,通常是出發地或目的地或兩者都陌生的情況。包括但不限於如何利用科技即時規劃交通方式、確認資訊正確性、選擇適當的方案等。
那些原本習慣開車、騎機車、但嘗試使用交通月票之後有了一些改變的人,改變的都是哪些情境?也就是哪些情境讓他們不再(或減少)使用私有運具,更常利用公共運輸?
不管原本使用公共運輸的方式為何(也許很少用,也許只是通勤,也許巳經是重度使用),開始使用交通月票後,生活方式有沒有改變?也就是說,因為月票的賦能與觸發,讓他們有機會去以往沒想到要去的地方,做以往沒想到要做的事。
此處也會需要一些專家訪談。不是學者專家,而是把月票與各種交通方式用到爐火純青的極端使用者。會得到很多「原來月票可以這樣用」、「原來某些移動問題可以這樣解決」、「等待的時間可以怎麼用」的靈感。當然更能發現系統的盲點。
人
每個情境的使用者是誰?不只是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社經地位等基本屬性,還包括他們的生活習慣與風格、性格與價值觀。簡單地說就是當你真心想認識一個人的時候你會想知道的事。
以此為基礎,才能了解為什麼哪些人會遇上哪些移動情境,又為什麼會選擇某些移動方式,以及這些移動方式、移過的過程以及移動的目的,對他們的價值。
不同的人在使用公共運輸的過程中得到了什麼?自己又有什麼體悟與改變?建立了什麼新的習慣?發現了什麼新的需求?形成了什麼新的態度與價值觀?
行銷
一如傳教需要神蹟,行銷需要讓人有感的可信案例。「啊!這個人跟我好像。原來 TPASS 對我〔們這樣的人〕可以有這麼大、這麼多的幫助,我之前都沒想到!我信了!現在就買!」
讓人有感的可信案例不會是公務員在辦公室裡想得出來的,更不會是問卷調查問得到的。只能透過進入真實的公共運輸田野、深入研究真實的情境與真實的人,才有機會發現。
也只有先累積足夠深入精準的了解,你才會知道跟怎樣的人要怎樣溝通,他們才會有感,覺得切身相關,覺得自己需要,最後產生行動。
怎麼做?
不需要把這件事想得規模很大、很正式或是很嚴肅。重點是你有心想要深入了解。如果你是相關局處員工或從業人員,就從你的親友以及親友的親友開始聊聊交通經驗。一個線頭帶出另一個線頭。甚至可以跟著走一趟。
我通常會建議從非正式的探索開始,不要一開始就來個正式的案子。
當然它也可以是個稍微有點結構的市場研究與使用者經驗研究。但這就會需要一些專業引導,也會需要更多的資源(例如預算、人力、時間)。我通常不建議委外,而是使用內部人力進行。自己進田野跟隔著距離看人家給的報告,理解的深度是完全不同的。
地方政府或業者如果覺得我幫得上忙,歡迎找我。但我不會幫你做(我說過了不建議委外)。如果你真心想做,我給點意見是沒問題的。
延伸閱讀
- 不只通勤:日常頻繁的短程移動更能彰顯交通月票的價值
- 邁向永續交通:公共運輸不只替代既有的私有運具旅次,更增加移動的能力與自由
- 公共運輸讓你更懂得生活
- 公共運輸是拓展視野的最佳管道
- 動機愈強,用起來就愈方便
- 公共運輸:價值觀是最強的行為驅力
- 公共運輸、永續交通與現代價值
- 高雄:給搭公車新手的終極心法,以高雄為例;逐步邁向無車人生;高雄輕軌:人本交通的現代地景;鳳山現代公共運輸攻略:如何利用捷運、輕軌、台鐵與公共自行車抵達幾乎任何角落;高雄市公車:十五年來的體驗,以及展望;旗山就在隔壁:高雄 399 交通月票拉近了城鄉的距離;高雄 399 元交通月票使用心得
- 屏東:搭公車訪書店:初次體驗屏東市區公車;屏東公共自行車:世代交替
- 台南:台南公共運輸:初次體驗
- 台鐵:《南方,寂寞鐵道》不只記錄過去,更賦予當下新的意義;北車大廳是台鐵的機會,而不是問題;世俗、多元、包容:台北車站的核心價值;眾人在大廳席地而坐,是台北車站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