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為了大圖輸出,還有誰會需要千萬畫素的相機呢?簡單的回答是,像我這樣不專業的另類使用者。我不像攝影專業人士一樣用相機來創作,也不像一般人一樣經常自拍或拍親友、風景、寵物、食物。相機對我來說是一種獲取與記錄訊息的工具,而非創作或社交工具。
我隨身帶相機,主要的目的是拍下吸引我注意的景像。相機畫素高的話,保留的訊息也多。日後看照片時,若有需要檢視照片的局部,高畫素的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就很有幫助。基本上,我使用相機的方式,和已經在火星探測三年多的 Spirit 與 Opportunity 這對雙胞胎很類似。
拿著高畫素相機到處亂拍,對經常在簡報、演講或教學時使用視覺輔助材料的人來說,還有個額外的好處。以我為例,不論是為了將概念視覺化或吸引聽眾注意,總是會在投影片中使用大量的影像。當需要某類物體的照片時,一般人會上網搜尋。但我比較喜歡用自己的照片,避開使用他人著作可能遇到的重製授權問題。
當然,我通常沒時間特地去拍照。我的習慣是翻舊照片,看看是否剛好有拍過類似的物體。如果前景沒有,就看看是否出現在背景中,再裁切出來。原始影像的解析度愈高,就愈容易裁切出足夠清晰的局部影像。
就算偶而想把照片拍好看一點,卻因為不懂得攝影構圖而很難立即看出怎樣的構圖比較好。就算花了很多時間判斷,通常作出來的決定還是不夠好。坦白說,那種感覺很像 2001 年的電影《他不笨,他是我爸爸(I Am Sam)》裡 Sam 說的:「你不會知道那種試了又試、試了又試、試了又試,卻怎麼做都做不好的感覺!(You don’t know what it is when you try, and you try, and you try and you never get there! )」。所以,我很依賴影像編輯軟體。相機畫素高的話,在原始影像上裁切的自由度也比較高。
這就是我使用數位相機的方式,相當能反映相機數位化後對人們的使用習慣產生的影響。
在傳統相機的年代,購買底片及沖洗照片都要花錢,單位成本很高。影像沒有數位化,編輯照片的成本也高。在那個年代,人們拍照時都會謹慎挑選有意義的影像並仔細構圖。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旅遊或聚會時拍照,而我剛好最不喜歡在這類場合拍照,自然就更少有機會使用相機。在那個年代,一般人不會每天在身上帶著使用頻率不高的相機,我更不會。
2003 年,我根據使用傳統相機的習慣挑選數位相機,買了我的第一部數位相機,三百萬畫素的 Kodak EasyShare CX 6330。因為使用兩顆三號電池,體積較大,不方便放在比較小的包包裡。使用一段時日以後,體會到方便攜帶的重要性,便於 2005 年新購體積較小重量也較輕的隨身機、五百萬畫素的 Pentax Optio S5i。後來隨身攜帶相機,拍的照片多了,開始利用舊照片作為圖庫,也體會到高畫素帶來的自由度,於是最近又再將隨身攜帶的相機更換為一千萬畫素的 Canon IXUS 900 Ti。
技術的進步與普及,讓一般不懂得攝影藝術的人也能拍出好看或堪用的照片。而相機易用性的增加與影像記錄、處理與保存成本的降低,也促使人們開始拍攝一些從前捨不得浪費底片與沖印費拍攝的影像。更多人能夠很方便地以影像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我們就有機會看到更真實的世界。我喜歡這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