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二八連假最後一天看了《KANO》。這是一部拍得很好的類型電影。一個失意的前棒球教練帶領偏鄉地區的孩子在球場上超越自我突破逆境。隨著故事的展開,孩子們逐漸找到自己的價值,教練也重新找回當年的自我。
這類電影非常多,只是時空不同。例如 1992 年的《棒球同志(The Comrades of Summer)》,失意的大聯盟球隊經理受邀前往俄羅斯,為這個不懂棒球的國家籌訓奧運棒球代表隊。他帶著俄羅斯國家隊回美國與大聯盟球隊打友誼賽,被當笑話。但最後這支從來沒有贏過的球隊獲得高度尊重,球員們也真正愛上棒球:不為輸贏不為國家,就為了樂趣。
好的電影是既簡單又複雜的。簡單,讓它易懂。複雜,讓它帶來意外的驚喜。《KANO》與同類型電影相比,劇情比較簡單。三小時的的故事層次是可以再多一些。還好故事發生的時空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台灣。那既熟悉又陌生的脈絡為讓這個簡單的故事帶來更細緻的質地,也為觀看過程帶來更豐富的體驗。
要欣賞一部電影,首先要學會避免偏見。如果對電影中的某些元素過度反應,那就是一種偏見。例如很多人只是因為故事的時空脈絡、角色使用的語言、或是某些情節就開始批評這部電影,就是偏見。有點像當年很多人只因為電影的主題是同性戀就批評李安的《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一樣。
是的。電影中總有些元素比較特別。例如李安的《色,戒》與蔡明亮的《天邊一朵雲》中的裸露。但是這些元素本身不應作為判斷電影好壞的依據,應該要看它們圍繞著主題統整起來說一個精采的故事。這兩部都是好電影。《KANO》把包括日語在內的風格強烈的元素統整得非常好,也讓我印象深刻。
偏見與偏好不一樣。任何人都一定會偏好某些類型的電影。但是任何人也都能欣賞任何形式的電影,只要願意克服偏見去接納與嘗試。很多人偏見太強,電影都不看就批評,甚至看完電影還是只看到自己的偏見。這些人通常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偏見,還振振有詞說那是偏好。偏見偏好傻傻分不清楚,那就很討人厭了。
這部電影或許不完美,但的確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它無關台灣認同或日本認同,甚至棒球認同都只是脈絡。真正讓我們同理的,是青少年追逐夢想與肯定自我、以及中年大叔走出遺憾再一次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我們為他們的挫折感到難過,而他們能衝出逆境也讓走出電影院之後的我們對人生多了一些希望。
放心去看《KANO》吧。你會喜歡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