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衍生需求,沒有人是為了移動而移動。那麼,背後的真實需求是什麼?交通又如何為人們創造價值?「公共運輸、步行環境與永續生活」這場演講從人的生活型態與價值觀出發,回過頭來思考永續交通服務的設計。
這個主題最早是為交通相關政府部門或從業人員設計的,幫助大家把專業領域的業務連上真實世界的生活。但也適合大眾。可以引導大家思考,除了「方便」以外,每個人、每個家庭都還有更重要的價值去守護與創造。
演講由我個人長年積極實踐綠色交通過程中的觀察與洞察組成,主要的視角是使用者經驗與設計思考,以及消費者行為與市場研究。基本素材是這些年寫過的 70 篇文章,及在交通田野中的影像記錄。不談理論,只是轉換視角來看交通,及其脈絡。
以下條列演講大綱,以及相關的文章列表與連結。演講本身自我完備,有自己的結構,也有部分內容不在文章中。但骨幹仍然是由這些文章架構出來的。(這是 2024-12-23 的版本。日後若要再講,還會有一些調整。)
這是我長期關注的主題,歡迎邀約演講。
1. 交通是衍生需求
- 「從甲地到乙地」是為了什麼?
- 公共運輸與我
- 需求與價值
- 公共運輸價值觀
2. 公共運輸:家庭價值
- 現代公共運輸原生世代:交通價值觀與習慣的翻轉
- 親子教養與親職賦能:父母以身作則,共同探索世界
- 青銀共融:他們都是我們,共同解決問題、互相照顧
- 全家出門的體驗:移動的能力、彈性與自由
3. 公共運輸:社會價值
- 路面電車:重新連結人與城市
- 公車依然重要:最好的中短程公共運輸要以路面運具為主
- 建立城市感:「陌生人之間的自然社交」是城市感的核心
- 縮短心理距離:現代公共運輸重塑了人們的心理地圖
4. 公共運輸:健康價值
- 心理健康:為時間加值,你的時間都是你的時間
- 身體活動:公共運輸促進身體活動
5. 公共運輸:永續價值
- 永續交通:公共運輸服務的是主流大眾,不只弱勢
- 交通行動服務
6. TPASS:不只通勤
7. 步行環境:不只是交通,更是文化與健康問題
- 料理、步行與人生:安全是必要的,但只有安全是不夠的
- 步行的價值:探索環境、聯繫情感、促進健康、日常交通
- 步行探索陌生城鎮:避開幹道,巷弄優先
- 步行環境營造的目標:就像美食,與使用者共創美好的體驗
- 步行環境與宜居城市:宜居,從宜步行開始
- 宜居與觀光:讓在地人的生活品質好到外地人想來體驗
- 步行促進交通安全:行人與駕駛都需要成為熟練的步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