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火星探測車好奇號(Curiosity)已於 2012 年 8 月 6 日成功登陸火星。人類的火星探險進入另一個全新的階段,而我又開始想要去火星了。「如果有機會參與要在火星過一輩子、有去無回的火星探險任務,我會毫不猶豫地接受。」這是 2010 年 1 月我在 Twitter 寫下的願望。
當時,精神號(Spirit)與機會號(Opportunity)兩輛原本的設計是只執行九十天任務的探測車在火星地表的探險正式邁入第七年。從 2004 年 1 月這兩輛探測車登陸開始,我就持續關注這個計畫。讓我引述計畫主持人史提夫.史奎爾(Steve Squyres)在國家地理頻道 2010 年的紀錄片《行星旅遊指南:火星》之中的幾段話,你就知道我為何如此著迷:
「我們的漫遊車是由像我一樣成長於六零年代的人建造的。小時候看著電視上的水星、雙子星與阿波羅計畫,夢想自己長大後也能送太空船到火星。我們做到了。我希望當人們看著人類首次登陸火星時也能受到類似啟發,去做一些連我此刻都想像不到的事。」
「我們刻意賦予這些機器人一些『人』的特質。相機這麼高,就在人眼的高度。當你看著漫遊車拍的照片時的視覺體驗,就像是你站在火星上從太空裝頭盔面罩看出去的樣子。」
比史奎爾年輕十二歲的我,幼時受到的啟發則是來自阿波羅與太空梭計畫。我最終沒有成為太空科學家。但從幼年、少年、青年到中年,對太空探索的興趣、以及對未來的想像(不論是世界的或自己的)都沒有消失。
而當你看著精神號與機會號傳回從人眼高度拍攝的影像,你怎麼能不開始想像自己站在火星地表的感覺?當你想像了六年,您怎麼能不會有親自造訪這顆與地球如此相似又如此相異的行星的念頭?
史奎爾自己也說過,雖然他一輩子的工作就是建造機器人(探測器)並把它們送上火星,但最希望看到的還是火星上輪胎痕跡旁的鞋印。他說:
「如果有辦法讓『我』親自上火星,我才不會去搞那些機器人呢。」
《行星旅遊指南:火星》結尾談到地球生命起源於火星的可能性時,有個很棒的比喻:就像當年人類離開非洲來到世界各地。所以也許我們這些地球生命在未來訪問火星其實是回家,就像我們回到非洲。天體生物學家大衛.馬凱(David McKay)是這麼說的:
「我們到火星不只是為了搜尋生命,更是為了搜尋生命的第二次創世紀(a second genesis of life)。」
這一定會讓你想起 1997 年的電影《千鈞一髮(Gattaca)》的結尾,主角文森(Vincent)搭上前往土衛六(Titan)的太空船時的最後一句獨白:
「有人說人體的每一個原子都曾是宇宙中某個星球的一部分。也許我不是離開,而是回家。」
當然,載人火星任務不是渡假,而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探險。火星是一個非常難抵達的目的地,人類到目前為止送機器人上火星探險的任務有一半是失敗的。包括 2003 年的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小獵犬二號(Beagle 2)與 1998 年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的極地登陸者號(Mars Polar Lander)與深太空二號(Deep Space 2)。
如果人類真的要飛向火星了,這趟旅程對人類的科技、文明、身體與心理都是嚴苛的考驗。
究竟有多嚴苛?《打包去火星-太空生活背後的古怪科學(Packing for Mars: The Curious Science of Life in the Void)》這本書告訴我們一些超出我們想像的研究發現。作者瑪莉.羅區(Mary Roach)訪問許多科學家與他們那些稀奇古怪實驗的受試者,也訪問了早期的太空人。試圖了解這些人如何在地球(與地球的軌道與衛星上)用我們一般人難以想像與承受的方法研究這些挑戰並尋找解法。
貓頭鷹出版社即將在八月中旬出版這本書的中譯本,我很高興有機會在正式出版前獲贈試讀本。我把 ePub 檔複製到電子書閱讀器隨身帶著,大部分的閱讀時間是在高雄往返台北的高鐵上。這是一本非常精彩也非常有趣的書,我一開始讀就欲罷不能。抓到空檔就讀,不到兩天就讀完了。
在高鐵上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看著窗外時速三百公里的風景開始想像:列車逐漸加速,離開地面,穿過大氣層,離開地球軌道,經過月球,飛向火星。然後我想像我要在這節車箱待上一年。我開始想到長期太空旅行的枯燥與無聊,而很巧合地,閱讀正是填充那些虛無(不論是太空船外的或成員內心的)的最好方式。
我想到我從 1998 年第一個模組進入軌道時就開始關注的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上的太空人。他們在工作以外的個人時間經常從事的活動之一就是閱讀。這時我意識到,如果我要打包去火星,行李裡面一定得有一台電子書閱讀器,以及裝置裡裝得滿滿的書。
帶我去火星吧!
延伸閱讀:太空任務的人性啟發;2010 太空漫遊(一):從地球出發;2010 太空漫遊(二):月球及無垠蒼穹;我的太空夢;當我們離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