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熟悉,卻又如此陌生

華人父母很少真正認識自己的子女,反之亦然。父母通常只想認識自己理想中的子女樣貌,而子女多半也儘量演出配合。子女認識的多半是父母的親職角色,而父母也很少展現真實的自我。

Liu Family Historical House

我們的父母通常會以自己的價值觀期待子女,而且能接受的變異幅度很少。子女不管多大年紀回到家中都被期待要順從,少說多聽,於是通常只呈現父母想看到的那一面。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父母低估了自己的子女以及現在的年輕人的能耐。

就算子女能力很強,理念清楚,只要與父母的價值觀不一致,父母還是會覺得「那是為你吃飽太閒才會去想這些有的沒的,像我們一樣腳踏實地才是對的」,或是「你涉世未深才會這樣做,我們這輩子看太多了知道你是不對的」。

這個限制幾乎是一輩子的。有一次我在社區講電影,一位六十多歲的女士發言說先生不喜歡她常出門,因為家中有九十多歲的婆婆。婆婆不喜歡媳婦常往外跑,先生就跟著不喜歡了。但她還是想辦法找到時間來聽演講。我感動得掉下淚來,現場也響起掌聲。

而也因為傳統華人社會對「家庭」的重視,我們的父母很少表現他們真實的自我。平心而論,不只華人社會如此,西方亦然。例如在 1995 年的《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裡,FrancescaRobert 說:

「你不了解,大家都不了解。當一個女人選擇結婚生子,她的生活一方面開始了,一方面也結束了。你的生活充滿了各種瑣事。你成為一位母親、一位妻子,你停下腳步維持安定,讓你的子女可以向前走。當他們離開時,他們也把你充滿瑣事的生活帶走。那時你覺得你應該再度向前,卻發現已不再記得該如何邁步了。太久沒有人叫你動,連你自己都忘了。」

在華人社會,即使進入空巢期也不太能解脫。華人社會是社會取向的,在意他人的評價往往更甚於自我肯定。這種規範性從眾(normative conformity)也影響了父母親的自由度。而華人家庭成員較西方家庭依賴性更強,成年子女與父母更常見面,也持續強化了父母的角色。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子女一輩子沒有機會認識他們的父母「本人」,只認識父母的角色。而因為互惠(reciprocity)規範,子女感受到父母所作的付出之後,也會覺得自己該有所回報。回報的形式之一,就是表現出父母喜歡的樣子。

父母不夠包容,又為角色所縛。子女順從盡孝,隱藏了真實的自己。雙方如此熟悉,卻又如此陌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