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比上世紀末更保守、卻也更好的時代

在這個世紀成長的一代可能覺得社會一定是隨著時代逐漸開放的。但是很有意思的是,這個時代比上世紀末保守多了。而這個保守未必不好。

KMRT R11 Station

解嚴前後的八零年代,舊秩序逐漸崩解,新秩序尚待建立。紙醉金迷與無怨青春同時大爆發,連電影都沒分級。怎麼做都可以。也許有點土與俗,但也是台灣社會能量最豐沛的時期。

那個時代全世界都很瘋狂。1990 年的《機器戰警 2》的反派、 奢華浮誇暴力兇殘的毒梟是個十二歲小孩。這個時代就很難再看到這種設定了。

失序中也有秩序,瘋狂中還有希望。八零年代的價值觀是只要你夠聰明與努力就能在清楚的結構與規則中改變人生。2018 年的《一級玩家》裡的綠洲正是八零年代的縮影。

世界變了,時代還是不斷進步的。有些事八零年代可以,現在不可以了。我覺得是好的。大眾對自我與世界的覺識提升了。

當然有時難免矯枉過正,就像 1993 年的《超級戰警》要諷刺的那個潔癖過頭的未來世界。所以電影的結尾約翰史巴坦跟雙方說了:「你要乾淨一點,你要髒一點,兩者之間那個點……你們會找到的。」

正確的價值觀一定要維護,我們也不需要回到八零年代的狂野。但是實踐要很有技巧,在妥協中推進。如果人們未能體驗到價值就先感受到限制,難免心生抗拒。

這時代的保守還有幾個驅力。

  • 逆轉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工作、學習與生活的失衡,以及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失衡。
  • 修補過去一百年無節制地消耗資源對地球的破壞。
  • 人類壽命愈來愈長,從青壯年時期就要比上一代的人過得更健康才能老得更好。
  • 過去三年的疫情因全球化而起,也迫使人們回到更在地與更永續的生活型態。
  • 世界變化太快,驅使人們更專注當下與自我。

五種驅力都把人與社會推向更有永續性、更「正確」的生活型態,有點像回到工業革命之前的田園生活。

現在的年輕人愈來愈不喝酒,青壯年也的確比上一輩過得更健康。人們愈來愈能擺脫工作角色的束縛,找到自我。

台灣人的社交原本就是情感性的,工具性的交際比較少。疫後人們對人際關係與價值的評估更僅慎,社交會更著重在最內圈,減少更多無謂的交際。

三年疫情消費緊縮,消費行為愈來愈保守。但是對創新來說,保守不僅不是壞事,反而是明確的趨勢指引。以往那種新鮮好玩、缺乏永續性的消費大概都回不來。這時代的產品與服務要真的深入人心才能存活。

企業雖然改變緩慢,職場環境跟上世紀比起來總還是改善一些。ESG 講白一點,也就是「事情本來就該這樣做的」。

交通方式也在逆轉。戰後經濟起飛之前,台灣人的交通的確是以公共運輸為主。後來人們開始買車開車,公共運輸發展停滯。本世紀初公共運輸復興,剛好接上 SDGs 永續發展的目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