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蕭菊貞導演的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之後再看同名電影書,更能理解導演在這部紀錄片採取的觀點:鐵路作為早年庶民生活的軌跡。
有取就有捨,這個觀點也讓這部電影凝結在過去的某個時空。現代觀眾不太容易有感。我覺得有點可惜。即使維持導演原本設定的觀點,其實也可以稍微加些線索把早年庶民與現代庶民連結起來。
蕭導演所謂「早年庶民」大致指的是台灣經濟起飛前、還沒有高速公路、人民也普遍買不起轎車的時代。那個年代鐵路是長途客運的主流。飛機則是有錢人才搭得起。
後來就像大家知道的,台灣進入公路時代。貨運逐漸由鐵路轉到公路。客運也是,公路客運逐漸取代鐵路,私有運具更是成為主流。
這個世紀台灣的公共運輸再次翻轉。高鐵再度讓軌道運輸成為長程運輸(至少西部)的主流與骨幹。但是高鐵畢竟只是骨幹,用最短的時間縮短最長的距離。搭高鐵來到一個地方,還必須結合在地的公共運輸。主要是台鐵,但也包括捷運、輕軌、客運與公車等。
以高鐵為骨幹的各種鐵路系統作為公共運輸的主流,再度重返人們的生活。這就是我說的「現代庶民」。套句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名言,誇大一點說,可說是「讓軌道再次偉大」。
重點是,鐵道與生活的連結,因為公路成為主流而斷裂多年,又因高鐵通車而開始重建。協助重建人與鐵道的連結是我覺得《南方,寂寞鐵道》最重要的價值。
1. 重新認識鐵道文化
因為高鐵,現代庶民重新回到鐵道上。台灣或許有百年的鐵道史,但在公路時代成長的世代對鐵道是陌生的。人們或許重新回到鐵道上,但也只是日常使用。他們需要一些引導,才能把現在的體驗和過去的軌跡連結起來。
2. 軌道建設改善生活
南迴鐵路通車前,屏東與台東間的公路經由山路,上上下下,彎彎曲曲,時間又長又容易暈車。所以南迴鐵路的通車是大事。
這也是現代人的體驗。都會區的捷運與輕軌即為一例。台鐵的捷運化、在都會區縮短站距、新設通勤車站也是。台鐵為高鐵新設支線與車站,例如台鐵沙崙線與六家線,以及新左營、新烏日與豐富車站。當然還有台鐵列車的現代化。這些新的軌道建設其實都改善了生活。
3. 方便的交通未必帶來繁榮
更方便的交通未必會讓更多人來到一個地方。有時反而是讓人們停留的機會更少,或是讓在地的人離開得更快。就像紀錄片中提到的,公路運輸時期,駕駛時間長,沿途小鎮因為扮演休息站的角色而繁榮。如今反而沒落了。
這個世紀高鐵以降的各項軌道建設,或是像雪山隧道與國道五號這樣的重大公路建設,似乎也都遇上類似的現象。地方期待更快速的交通,但總伴隨著一些沒有預期到的損失。
4. 台鐵的封閉,以及如何打開
蕭導演提到她申請到富岡機廠拍攝,因為次數很多,多到後來行政人員一直抱怨,也讓導演的申請愈來愈難通過。又如申請進入蒸汽火車機車頭拍攝,台鐵也以對媒體一視同仁為由拒絕。
或許包袱少,高鐵就比較開放一點。十年前我在《商周》專欄部落格有個專欄,因為寫了很多的高鐵體驗,那年高鐵公關部還寄了一些小禮物來致意。
我之前也說過台鐵的封閉讓台鐵吃了不少虧。遇上一些事情覺得委曲,卻因為對系統外的世界不是很了解。不太知道如何跟大眾溝通。外人有時想要同理與協助也不知如何開始。
5. 台鐵的溫度
這也是我之前說過的。如果要用一句話描述這部紀錄片,就是片中這句「你必須喜歡你的工作,才能勝任。」片中的鐵道員都真心喜歡鐵道,真心喜歡他們的工作。也因此經常展現榮譽感與使命感。
導演訪問在南迴搞軌案之中重傷的司機員吳奇泰,是觀眾比較容易有感的部分。他們夫妻一直不太談這件事,連跟自己的孩子都不談。孩子們還是在訪問當天從房間裡旁聽,才第一次完整聽爸媽說這件事。
近年外界對台鐵有相當多的負面情緒。當然台鐵需要改革。但台鐵的問題主要來自文化的封閉,而不是「人」不對或不好。我也希望這部片可以作為外人了解台鐵、以及減少誤解的一扇窗口。
6. 幕後的英雄
南迴鐵路的施工,最艱困的隧道工作,有許多原住民參與。全線因為工程事故罹難者多達二十一名,大部分是原住民。這也是一般人不會在政令宣導中聽到的真實。
這也讓我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在小說及電視劇中,原住民做的是漁工。而參與南迴鐵路隧道工的原住民有許多是台東的排灣族,因為捕魚收入不穩才選擇了收入相對比較高但風險也更高的南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