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田文是日本知名文學家幸田露伴的女兒。七歲就在父親的指導下進廚房記錄,十四歲就開始掌廚。《廚房記》是幸田文一輩子的廚房人生的記錄與體悟。前兩章是散文集,第三章是小說。
看到電影《我的完美日常》的主角平山在二手書店買了幸田文的散文集《木》,讓我對這位女作家感到好奇。圖書館借得到的中譯本只有《廚房記》。就借來看了。剛好又是劉子倩譯的。我跟這位譯者真是有緣。
就像新井一二三在導讀中說的,透過本書可以接觸到過去一百多年來東京上等家庭的日常生活。我不是美食家,對這個主題原本不是特別偏愛,卻也讀得興味盎然。
儀式與意義
日本向來儀式多,料理亦然。但是儀式如果沒有作用,也就只剩形式。好在飲食本身就是重要的限制:你終究是要吃的。儀式如果讓食物變得不好吃,就不能存續了。好吃還是最終的依歸。作者解釋了很多儀式或流程「為什麼是那樣的」。
食物與服務
用餐的體驗是一整套的,不是只有吃。就像她說到婚後發現他先生「舌頭雖然能辨味,卻不懂得享受服務」。日本果然是服務經濟大國,「服務」的價值與本質在一百年前就深植人心。
服務的溫度
我們這些外人總是看到日本人的相敬如賓,但作者幾乎每個流程細節都能展開其溫度。就像她談到上街購買食物。重要的不是店家屈膝跪坐行禮或細心打包等形式,而是那種真心想理解你的需求、為你準備什麼的用心。
空間與體驗
講到廚房天花板採光與換氣用的引窗,作者提到小學時到朋友家玩,接受招待。朋友說是大餐,但她發現只是年糕,當然不是自家標準的大餐。但在房間中央落下的自然光束中,年糕也變得美味了。
平淡的滋味
作者與辻嘉一的對話中提到,如果不懂平淡滋味,就什麼也不懂。從一開始就只知道濃醬重口,怎麼會懂得真正的味道。所謂的「滋」就是事物本有的味道。調味後就吃不出來了。
夏日的涼麵
這一段呼應平淡的滋味。因為其清淡,其他的味覺就更突出了。例如以冰塊控制的溫度,口感之細滑。也正因為其低調,也能雅俗共賞。能進殿堂,亦能入市集。
冬天的油脂
作者提到天冷的時候脂肪濃厚與甜味重的食物感覺特別好吃。我想起我的外婆。外婆一輩子都是家庭主婦,在廚房時間甚長,作菜之用心一如本書作者。我小時候最愛的食物之一就是她做的糯米飯拌豬油與白糖,暖胃也暖心。我嗜食甜食,連飯糰都只吃甜的。
禮儀與解放
「不方便」的食物亦有其價值。例如吃桃子若為了顧及形象切塊會變得不好吃。西瓜吃起來也不方便。但也正因為不方便,美味又不能妥協,正好讓人拋下虛榮與禮節的框架。
美味的時效
適當的儀式的確促進美味的體驗,但是過頭就不好了。美味是有時限的,不要為了禮儀錯過最佳的品嚐時間。作者有個比喻很有意思:粗俗的言語節奏快,也有其鮮度與價值。就像打蟑螂或在路上被搶了,脫口而出的如果不是粗話,味道反而不對了。
飲食與人生
作者從廚房的故事中寫她和父親的關係。我則是想到外婆;和幸田文差不多同一時代。我小時候是外婆帶的。早上上學有現捏的飯糰早餐。外婆燒得一手好菜,而且一點也不浪費食材。煮完豆漿的豆渣都能炒成好吃的豆酥。當然還有極其費工的大菜。
每天都能吃到時,只覺得是日常。外婆年老、失能、過世後,再也吃不到這些菜,才知道它們有多不尋常。
我想念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