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與學風

校園景觀與學風有什麼樣的關係?對你我來說,這都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這些看法是以關懷為出發點的,而非嚴肅的學理分析,希望能夠引起大家對本校(中正大學)校園文化的興趣與重視。

本校景觀的特色,一言以敝之,是名建築師的作品集,是一所公園化的大學。然而景觀對一所學校的意義並非如此簡單。在一塊百餘公頃的土地上的這樣的景觀,不一定是一所大學──她也可以是座大型的公園。必得在有了一流的學者、研究生與大學生,有頻繁的、持續不斷的研究與教學活動之後,她才稱得上是所大學。景觀的意義,是無法獨立於大學的人文精神之外討論的;景觀與學風的關係,要在人與時間的脈絡中才能清楚地呈現。

高雄醫學院是我懷念的母校。她是一所小學校,從學校南邊穿過附設醫院走到北邊的運動場只要五分鐘,從西側門走到東側門也只要三分鐘不到。最主要的建築物就是龐大的附設醫院,另外再加上行政大樓、教學大樓、綜合及動物實驗大樓、三棟舊教室、運動場、學生宿舍及點綴其中的綠地,構成了這所學校。

高醫是私立學校,經費有限,不可能請名建築師來規劃校園景觀,也沒有辦法表現中正大學般的氣派。但高醫的景觀確是有特色的,而此一特色確是與高醫的學風緊密結合的。首先,學校裡的建築橫跨半世紀,有台灣光復初期的舊教室、有十多年前的綜合實驗大樓、也有前幾年才完工啟用的教學大樓、以及日夜趕工中的動物實驗大樓。你可以說她沒有整體的規劃,但當你身在其中,你深刻感覺到的卻是歷屆董事捐地捐錢辦學,歷屆校友積極從事臨床與研究工作的學風展現出來的歷史感、使命感與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

當你仔細觀察高醫的每一個角落,你又會因她的一塵不染而有另一種不同的感受。每一棟建築物每一層樓的每間教室、辦公室、實驗室與研究室,每天早上都會有工友掃地、拖地板、倒垃圾、清潔廁所、擦窗台、清潔黑板的粉筆槽。校園裡同樣每天有人打掃,今天傍晚的落葉,明天一早就看不見了。甚至連人潮川流不息的附設醫院的地板都能夠每天維持得光可鑑人。整個校園都維持著醫學中心高水準的清潔。那是一種極細膩的感覺,讓人覺得這裡的醫師、教師與學生,都是認真地、嚴謹地、一絲不苟地為病人治病、教學、研究與學習。而這又是高醫學風的展現。

回到我們的中正大學。中正大學的性格是什麼?她與校園景觀的關係為何?僅管並不明顯,從某一個角度來看,中正大學的景觀仍然可以部分反映這所學校的性格。精心設計的校園景觀,顯現出來的是一種追求卓越與完美的態度,這樣的態度也正是這裡的學者與研究生做研究的學風。從一片荒蕪建設出今天的校園,則代表了拓荒者腳踏實地、把荒野變良田的精神。我們是有這樣的學風,我們的師生教職員是有這樣的拓荒精神吧!

然而還有更重要的問題。中正大學整個校園景觀都出自名建築師的手筆,很大、很漂亮、很氣派。然而大則大矣,美則美矣,卻總有少了些什麼的感覺,覺得她還是一座公園,離真正的大學還有一段距離。校園裡的「人」與「景觀」是不協調的:這裡的景觀,似乎還是屬於建築師的,而不是屬於這裡的教師與學生。景觀反映的是建築師的風格,而非這所學校的學風。這所學校的建築如雨後春筍般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在這片土地上,快得沒有時間感、歷史感,快得沒有時間讓她與這裡的人 ──不論是學校的師生或附近的居民──培養相互信賴與接納的感情。而校園建築的鋒芒畢露,又掩去了學人勤勉研究、學生勤奮求學的校風。如何隨著時間的增長,拉近景觀與人的距離,賦予景觀生命與人文氣息,應該是值得關心校園文化的老師與學生們用心思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