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書籤 HEMiDEMi,網摘精華 MyShare

HEMiDEMiMyShare 都是在 2006 年上半年出現的繁體中文共享書籤(或稱社會書籤,social bookmarking)服務。基本上,兩者都是以類似 del.icio.us 的共享書籤功能為出發點。經過半年的發展,卻開始有了不同的方向。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共享書籤 HEMiDEMi,網摘精華 MyShare」。

以下是兩個網站的首頁配置(點圖放大;1582 x 2126,736 KB):

HEMiDEMi and MyShare: Frontpage

HEMiDEMi

HEMiDEMi 仍然維持共享書籤服務的基本精神,首頁顯示最新書籤與熱門書籤各 30 個,類似 del.icio.us 的作法。跟 del.icio.us 不同之處,在於 HEMiDEMi 的使用者可以針對任何一個書籤發表迴響,就如同針對部落格文章發表迴響一樣。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設計,可以強化社群的歸屬感。

不過,如果愈來愈多使用者經常針對自己或其他人收錄的網頁內容發表迴響,目前簡陋的迴響功能就不足以應付社群的需求。如果繼續強化討論功能,加入同儕互評的機制,共享書籤和社群討論很有可能成為 HEMiDEMi 的兩大功能。做得好的話,就成了繁體中文的 del.icio.us + digg

我不確定共享書籤和社群討論是否可以順利結合而沒有任何衝突,這個問題是關心 HEMiDEMi 發展的人應該考慮的。

MyShare

MyShare 的重心,則是很明顯地已經轉移到以人工的方式整理的網摘精華上了。三欄式的首頁,有兩欄都是用來顯示熱門網摘。只有中間的欄位顯示最新與熱門書籤,而且數量非常少。

再以首頁最新書籤的更新頻率來看,我沒有仔細計算過,但感覺上 MyShare 似乎不如 HEMiDEMi。在「我的 HEMiDEMi 與 MyShare 註冊經驗」中,我提到要註冊成為 MyShare 共享書籤的使用者,必須填寫相當多個人資料。許多重視個人隱私的使用者,會有所顧慮而不願註冊。或許,使用 MyShare 共享書籤功能的使用者真的比較少。

這不表示 MyShare 網站不熱門。就以我的「為什麼你應該用真實姓名寫部落格」這篇文章為例,發文後成為 HEMiDEMi 的熱門書籤,被凱洛收入 MyShare 的網摘精華後也成了熱門網摘。檢視 Taiwan 2.0 網站的流量,我發現來自 MyShare 網摘精華的點閱率是 HEMiDEMi 的 1.5 倍左右。

不過,以人工方式做網摘,畢竟還是不脫「少數人決定多數人要看什麼」的傳統大眾媒體特性,很像 Web 1.0 時代的作法。至於哪些網摘會出現在首頁是由社群的點閱率決定的,這倒有點 Web 2.0 的精神。可惜的是,註冊程序問太多不必要的問題,這又是典型的 Web 1.0 的作法。所以,MyShare 大概可以說是 Web (1.0 + 2.0 + 1.0) / 3 = Web 1.33 的服務吧!

分析

HEMiDEMi 與 MyShare 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但整體來說我比較看好 HEMiDEMi。MyShare 由少數的網摘師為多數人篩選訊息,還是不太符合由下往上的民主精神。陳豐偉理由是:

「純種 Web2.0 的作法,簡單說就是以量取勝……有幾百人甚至幾千人來推,那樣的 Web 2.0 才會好看、好玩。

英語系國家……隨便一個Web2.0的機制就可以湧上一堆人玩個痛快。在台灣,有這本錢嗎?……

恐怕只有大型入口網站,能聚集到足夠的人潮來撐起純種 Web2.0 網站。」

我承認,民主的程序不是那麼有效率。在單位時間內,HEMiDEMi 由使用者共識產生的熱門書籤數量,一定不如 MyShare 的網摘師產生的網摘數量。

即使如此,我還是很樂觀。台灣使用共享書籤的社群或許還不是很大,但使用者的數量總是大於網摘師的數量。這幾個月觀察 HEMiDEMi 的首頁,社群雖小,共識還是有相當程度的代表性。如果 HEMiDEMi 的使用者數量能夠持續累積,共識的代表性一定會更高。

延伸閱讀:我的 HEMiDEMi 與 MyShare 註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