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投票匭心理學

中選會十四日緊急召開臨時委員會議,推翻原先決議,確定大選、公投選票誤投票匭視為無效票。行政院游院長表示,原本的決定並無問題,但既然在野黨有意見,就乾脆照他們的意見。先把遊戲規則講好,以免萬一有人輸了不認帳。

讓我們回歸「投票」這件事,從投票人心理與行為的層面來分析。今天我們有三張選票、三個票匭。在不作任何限制的情況下,任何一張選票都可以被投入任何一個票匭。九種可能的情況中,只有一種是正確的。雖然我們可以假定投票人不會亂投,但仍然難以避免錯誤。就像一般人常有的經驗:洗澡的時候,要洗頭卻把沐浴乳抹到頭上,或是要洗身體卻把洗髮精抹到身上,或是刷牙時把洗面乳擠到牙刷上。

問題在哪裡?因為人不是電腦,人是會犯錯的。

不論是產品設計或選務規劃,都應該考慮到使用者的因素,而儘量減少他們犯錯的可能性。一種常用的作法是加進一些限制,例如微波爐一定要在門關上以後,才能夠運作,這樣就避免了在門打開時誤觸開關以致微波外洩的可能性。自動排檔的汽車在D檔和R檔時不能發動引擎,就是為了避免駕駛人在沒有注意檔位的狀況下發動引擎而發生意外。總統大選與公投分開領、圈、投票,其實就是一種減少投錯票匭的可能性的限制。如果此種限制確實執行,那麼總統選票被投入公投票匭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選務人員也是人,而我們知道人是會犯錯的。如果受過嚴格訓練的民航機駕駛都會因為人為因素造成意外,我們似乎也不該期待選務人員不會因為一時的疲累或有其他突發狀況分散了注意力,導致沒有注意到有投票人因為疏忽或其他原因將總統選票投入公投票匭。

怎麼辦?最後要將票投入票匭的,畢竟還是投票人本人。我們知道人的行為會受到預期的後果所影響,預期做了某種行為會有好的後果,做這件行為的機率就會增加;預期會有不好的後果,做這件行為的機率就會減少。投入公投票匭的總統選票是有效票還是無效票,事實上是會影響這樣的預期的。如果總統選票誤投入公投票匭算無效,那麼投票人在投票時就會比較小心。反之,如果算有效,不僅不會減少因為疏失而發生錯誤的機率,更是鼓勵那些有意將總統選票投入公投票匭以干擾選務的人,去實踐他們的行為。

中選會最後的決議,對投票人與選務人員都有幫助。游院長認為中選會原本的決定並無問題,而此次翻案則是屈服於在野黨的壓力。這顯然是忽視了問題的本質,沒有辦法從人性因素、從避免投錯票匭的系統設計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台灣政治人物普遍泛政治化,無法就事論事,但堂堂行政院長也如此,好像就有點太誇張了。

(原發表於 2004 年 3 月 16 日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