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宣示明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達到區內移入與移出人口均等的目標是好的,但五大戰略一開始就失了準頭。其實真正要解的還是兩個基本問題:宜居與永續。
想想陶淵明在《桃花源詩》描寫的桃花源不正是如此?宜居:不分老少都跟隨自然的韻律,過著健康快樂的生活。永續:自給自足,均衡發展。連觀光都解了:外人看了心生羨慕,一心想著還要再來。
當然,現代的城鎮不可能也不需要像傳說中的桃花源那麼封閉。但即使過了一千六百年,從宜居到永續,頂多再加個觀光,很多事情的本質還是沒有改變。
不管哪個區域,以人為中心思考,宜居的目標狀態都很類似:營養均衡的飲食、充足的運動與休閒、良好的睡眠,以及個體從自我認同、實現、成長、創生與傳承等不同人生階段發展任務的完成。
目標清楚,地方創生要做的就跟著清楚了:妥善盤點在地(也許結合鄰近社區)資源,創造出能夠促成態度與行為改變、達到與維護上述狀態的產業與基礎公共建設。最重要的是,能夠永續發展,不過度依賴外部資源。
講得白話一點,只要專注運用在地脈絡設計能豐富休閒促進健康、讓在地人好好吃飯、好好運動、好好睡覺的獨特環境,讓在地人的生活品質好到外地人想來體驗甚至移居,健康、產業與觀光的問題都一併解決了。均衡當然也解了。
不要以為這很容易。閉上眼睛想一下,你過去這週都吃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運動與休閒?你的體適能(包括體重與身體組成)好嗎?睡得好嗎?身心健康嗎?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在忙些什麼?有多少煩惱與壓力?知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有什麼價值?
這事不分城鄉。即使是最繁華的都會區,人們的身心狀態也未必良好。反過來看,傳統意義的郊區與偏鄉也許更有機會變得宜居。只是以往我們都以城市為參照點,就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人家。若以促成某些目標狀態來重新檢視在地資源,你會發現其實充滿了機會。
再看國發會的五大戰略: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整合部會創生資源、社會參與創生以及品牌建立。這些事情本身沒有不好。但不能沒有方向。十多年來我在產官學界看過太多「有很多解決方案但解錯問題」的例子。通常結果不會更好。或許還會更糟。
一個地方必須真正宜居,而且能夠永續維持,才能逆轉人口流出趨勢。要從傳統的「別人有,我也要有」的框架轉為改為「我有些什麼是別人沒有的、而且能解決重要問題的資源」來思考,才能扣緊問題,設計翻轉才有價值,地方創生也才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