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的價值觀

不分東西方,所有的商業電影都在強化主流社會的基本價值觀。觀眾在看到自己的價值觀被威脅而後獲勝,內心的喜悅強化了原本的價值觀,讓他們覺得自己活在安全、真實、正義的社會中。不僅寓癒於樂,也讓人們更願意看電影。

Toho Cinemas

美國在 1930 至 1960 年代嚴格執行的《電影製作守則》明確規範所有的美國電影都要反映中產階級的價值觀,而早年的類型片通常也的確很直接且完全地滿足觀眾的期待。現代的電影細緻許多,不再那麼直接外顯,但基本上都還是在強化主流價值觀。

所以電影也是了解不同文化與不同時期價值觀的管道。例如在 2011 年的電影《鋼鐵擂台(Real Steel)》中,小男孩 Max 在他的機器人打贏第一場正規比賽後立即衝上台搶下麥克風要挑戰現任拳王。在強調「勝不驕」的台灣社會,這一定會招來「小屁孩」的批評吧。當然,「敗不餒」就比較沒有文化差異了,所以我們還是看得很開心。

戒嚴時期,台灣人的生活相對封閉。經濟起飛後,人們對美好生活開始有很多嚮往。瓊瑤小說改編的三廳電影剛好回應了那個特殊時空脈絡的價值觀。電影裡一定要有在松山機場送往迎來的畫面,因為社經地位夠高才能出國旅行。

三廳電影之後,還有社會寫實電影。暴力、血腥、以及裸露,基本上也是一種瀰漫於社會的壓抑情緒的出口。那是我青少年時期親身經歷且印象深刻的時期。侯季然導演 2005 年的紀錄片《台灣黑電影》對這個很短暫也被很多人遺忘的電影類型有非常精采的回顧。

回到現代。就說《KANO》吧!青少年追逐夢想與肯定自我、以及中年大叔走出遺憾再一次重新認識自己的情節讓我們感動,因為那也回應了這個時代台灣人的價值觀。而《天注定》則用另一種方式讓我們珍惜那些存在於我們心中太久,我們可能太習慣而覺得理所當然的價值觀。

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不是被動地接收影音,而是主動以自己的背景知識來理解電影。人還是有個別差異。我們會看到和自己一致或不一致的價值觀,和自己相似或不相似的角色,和自己相似或不相似的處境。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也就沒有任何兩個人在看完一部電影後會有完全相同的體驗。

每一部電影都讓我們學會一種世界觀。這正是電影的美妙之處:它們讓我們意識到,原來可以用這麼多種觀點看世界,不是只有自己這一種。如果你永遠只接受符合預期的事,那麼你的明天就跟今天一樣,明年就跟今年一樣,直到臨終都一樣。那多無聊啊。

電影已經是所有藝術形式之中最通俗的了。試著多看不同性質的電影,你的視野會更開闊,對不同的人事物也會更包容。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