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逛無印良品我一定會看一下 MUJI BOOKS。當然選書多少有些起落,不是每次逛都會驚豔。但整體來說還是把「好好生活」的核心價值展現得很好。
好好生活也是在這個充滿焦慮的時代最容易被忽略的事。人們經常會被身邊或網路上的人檢視是否足夠居安思危,價值觀是否足夠正確。不論是被懷疑或是自我懷疑,都會讓生活失去品質與平衡。
尤其很多別有用心之人會利用大眾的缺乏自信來煽動焦慮,藉機推銷自己。「這個時代你怎麼可以不懂這個。」「你不知道怎麼教小孩,照我說的做就對了。」「你身心不健康,我可以療癒你。」「你受傷了,我告訴你都是別人的錯。」戰爭焦慮也在這條線上。
你總有一天會死。但在你死於戰爭之前更可能先死於車禍、癌症、心血管疾病與肺炎。如果你一定要慮患什麼,從日常生活能改變的小事開始最好。
不是不要憂國憂民,也不是不要追求進步。而是你如果焦慮的都是不可控的事,只會持續焦慮。
面對無常,很重要的一點是非常漸進地從最小的面向開始嘗試改變,這個過程同時也是賦能自己。當你愈來愈能好好生活,你就變得更強,就真的更能夠在不可預測中預測,在不可控制之中控制。
每個人都好好生活,在追求能夠促進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促進食衣住行育樂產業的升級,進而促進經濟發展。好好生活,自然國富民強。
社運推動改變經常期待一次到位。但是全世界所有的社會都是保守的,所有成功的改變都是漸進的,需要充分的同理與細緻的設計。而不是訴求全有全無,把做不到一百分的都當成敵人。
正確的價值一定是跟更好的生活連結在一起的。更積極促進健康,就能為成功老化超前部署,一輩子都可以活得更好。共同建立更平等的社會,在保護別人的同時也是保護了自己。建立更有永續性的生活方式,在守護世界的同時也守護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守護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持續適應,持續改變。你守護的不是僵化的習慣,而是正確的生活方式。而正確的生活方式會隨著時空而改變。再換句話說,你守護的是你適應與成長的能力。
就像我常舉的幾個自身的例子。書房塞滿了、不再買書之後,善用公共圖書館,多了閱讀的自由。有系統地減少自用運具使用,轉為公共運輸優先之後,多了移動的自由。而運動提升體能與體態,也更能夠享受生活。
人們當然要理解國家的處境,也要明白社會需要進步。但這一切的意識(也許還伴隨著焦慮),都必須轉化為好好生活的元素。好好生活是愛台灣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