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我一直有隨身攜帶筆記本的習慣,即使有了筆記型電腦與智慧型手機以後依然如此。對我來說,筆記本是輔助思考與記憶的工具。我習慣在思考時把想法寫在筆記本上,或是試著把想法視覺化,然後繼續想別的事。這讓我可以隨時回頭檢視剛剛想到了什麼,而不會加重自己的記憶負擔。從 2001 年開始平均每一兩年用一本,到現在已經用到第六本了。
一般來說,我的每一頁筆記的生命週期大約不到一天。大部分的內容在過了一天之後就不會再有機會繼續使用。少部分的內容會在當天稍晚用到,只有極少部分的內容會在當天晚上導致數位的產出,例如電子郵件、各種報告或投影片等。
我在筆記上的字跡又亂又醜,不過也無所謂。有時邊想邊寫的過程就已經是一種覆誦,最後寫出來的字認不認得出來反而不重要了。有時,還不到一天我就認不出自己寫的內容了。記得有一次出席一場會議,我很快地作了一些筆記。後座的人跟我借去抄,我猶豫了一下,還是借了。果然,沒多久我就被叫去解讀。很尷尬的是,有一個詞連我也認不出來,而那是不到十分鐘前寫的。
在正常的情況下,每星期我平均會記三到五頁的筆記。如果筆記是我思考過程的樣本,等於每隔幾天就取樣一次。這麼多年下來,始終也沒有太多的間斷。而且因為是直接從過程取樣,而不是從最後的產出取樣,這些樣本顯得額外珍貴。但是,這麼多年來我也倒很少回頭去翻舊筆記。那些用過的筆記本就這樣一直躺在書櫃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像是電影《AI:人工智慧》裡,被冰封在海底的機器男孩大衛。
人們印象最深刻的自己一定是現在的自己,對過去自己的印象往往顯得模糊。或許是因為年代久遠,但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不喜歡過去的自己。人的成長是持續的,而過去自己總是讓現在的自己困窘。久了,我們就不記得自己曾經的樣子了。你要從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說這是潛抑也行,總之就是不易回想起過去的自己。這就讓人們有時間過得很快的錯覺,覺得自己變成今天的樣子好像是在一夕之間發生的,而且理所當然。
直到最近重新整理書櫃,清理一些舊檔案,才又把這些筆記本找出來。這是多年來我第一次重新閱讀它們,而這段體驗完全超出我的預期。有點像電影《AI:人工智慧》裡,未來的機器人挖出大衛並重新啟動大衛後,試著藉由讀取它的記憶了解當年的世界。
當我順著時序一頁頁看著過去的筆記,那種感覺就像看著探索頻道的《時間分解》節目以正常速度播放高速攝影機拍攝的畫面一樣。一整個晚上,我就坐在書房的沙發上讀這些筆記。從這些舊筆記中,我重新看到自己從 2001 年到 2009 年之間的改變過程,也找回了那段失落的記憶。不論是能力、態度、信念、知識或價值觀,任何的改變都是漸近的,也都不是突然發生的。
如果是逆時序讀,又像是一種考古過程。看著過去的筆記,就像看著過去的自己。一層一層,從 2009 年往下挖,一直挖回 2001 年。讀著讀著,我經常會停下來,試著利用眼前的證據還原當時的外在時空脈絡與內在心理狀態。這不算是懷舊,比較像是一種再確認。確認現在的自己符合甚至超越了過去自己的期待,也確認現在的自己展現了過去自己的學習成果。
老實說,我向來不太喜歡保留舊東西。總覺得太多的舊東西會喚起太多舊時的回憶,而那會成為成長的阻力。逝者已矣,而青春有限。生活的環境中不應出現太多舊時回憶的提取線索,過去的事不應該佔用現在的時間。這就是為什麼我有定期扔舊物的習慣,這幾本筆記本能夠保留至今其實也是意外。它們被塞在一個很少整理的區域,我甚至忘了它們還在那裡。
所以,雖然讀舊筆記讓我獲得意外的驚喜,不久之後我大概還是會把它們扔掉。也許就是明天,也許等到下一次大掃除的時候,我不確定。可以確定的是,我的身邊一定還會有新的筆記本伴隨。我一直很擔心有一天我會停止思考,開始跟大部分這個年紀的人一樣被動接受這世界上的一切,不再好奇,不再質疑,也不再反抗。生理的老化無可避免,但心境的青春可以維持。我希望我永遠都有創新的動機與能量,而筆記本永遠都會是絕佳的提醒與輔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