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歷史疏離 危機誤解接踵而來

徐宗懋先生四月一日在中時晚報撰文,以「歷史辯證的規律」來詮釋傾向台獨的陳水扁,何以在當選後竟然朝「統」的方向移動。

我想從另一個歷史觀點來談。民國七十年代中期,「中國統一是台灣發展的包袱」就已漸漸在台灣社會形成共識。當時在尚未全面改選的立法院提出要放下這個包袱的,也不乏國民黨的增額立委。

七十年代晚期,隨著黨禁、報禁乃至戒嚴的解除,台灣社會的活力在很短的時間被釋放出 來。這些活力既不及於大陸,也不需要大陸。舊的「統一包袱」也就這樣在四十年之後自然被放了下來;這也是為什麼民調總是顯示大多數人希望「維持現狀」。

之後,與稍遠的歷史疏離,就成了台灣社會的常態。這個「遠」也從四十年,縮短為廿年不到。八十年代後半,距美麗島事件發生還不到廿年,台灣人就放下了「民主運動」的包袱;整個社會已經忘得差不多了。連民進黨內部的美麗島世代都大嘆黨內世代交替之快、之無情。

這次大選,民進黨勝選,執政五十多年的國民黨失去政權。兩星期不到,整個社會就幾乎忘了國民黨的存在。兩星期不到,陳水扁就與他過去十年、甚至選前代表的台獨形象劃清界限。台灣社會很快適應新政府,新總統很快適應新情勢。

與歷史的隔離,換來台灣人高度的適應性與 台灣社會快速的變遷。「歷史」對台灣人愈來愈不重要。然而正是因為這樣的與歷史隔離,台灣人不再了解中國。也因為台灣變得太快,中國、甚至美國,也不再了解台灣,兩岸誤解因此而生,危機也因此而起。

(原發表於 2000 年 4 月 5 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