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喝水就好

近日幾家連鎖手搖飲料店或被迫或自主在政治議題上表態,引發不少討論。剛好這也讓我們有機會反思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喝這麼多飲料。或許,喝水就好。

Glass of Water

這些飲料或許的確種類多樣,口味豐富,容易取得。但加工過的食物與額外的熱量都會造成身體的負荷,影響健康。更不用說塑膠廢棄物還會造成生態與環境的負荷。

當然有些朋友覺得身體還能承受。但是不要因為覺得自己還年輕還能承受就容許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等你發覺不能承受時才想重建會很辛苦。你會後悔為什麼不早一點開始。

回想我的上一輩到五六十歲病了才開始有健康意識。我這一輩四五十歲沒大病就開始。趨勢很清楚。再來就是二三十歲就開始過健康生活了。從三級預防的角度看,這正是從治療、處遇到預防的進步。

也有一些時候我們會覺得工作讓我們難以維持健康。我就想起參加活動搭計程車或遊覽車到外地騎自行車時都遇到過再忙也會規律運動、不菸不酒的精瘦職業駕駛。那也提醒了我們,工作辛苦更該是維持健康的動力,而非不健康生活的藉口。

我們都太習慣方便的生活。而這些方便的生活往往是建立在降低成本、包括內部成本外部化的商業行為上。便宜的外食背後是不夠安全與健康的食材,以及步行環境被佔用。外送服務則增加交通的風險。

我們也知道這幾年中國瘋狂吹捧「內部成本外部化,快速便宜不健康」的產業與生活型態。也許正是台灣放下的時候。此時不升級,更待何時。

與飲料相關的另一個議題是早餐。曾經,大部分的人的早餐是在家裡吃的。但是現在的人討論早餐,談的都是方便、便宜但未必健康的外食早餐了。

個人的生活品質要能提升,產業才能跟著升級。否則我們會一直陷在惡性循環之中。

直到四年前我都完全不運動,也沒意識到自己有肥胖問題(實際上是真的長期過重)。因為一個偶然的機緣開始接觸與了解運動,也觸發了從建立運動習慣到改變飲食習慣的一連串連鎖反應。

就像我曾經(直到三、四年前都是)很愛酒(說過:叔喝的不是酒是療癒)、甜食與可樂(說過:不管死甜活甜愈甜愈好)。現在除逢年過節家庭聚餐外不喝酒,不吃甜食。平日絕對不喝含糖飲料,每天打臉以前的自己。人總會成長。

就從喝白開水開始吧。方便,便宜,無負擔,還能促進健康。或許有人不習慣沒味道的飲料。喝多了就習慣了。當然也別忘了要建立運動習慣。運動,能夠重新啟動你的人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