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電影欣賞紀律

我一輩子愛看電影。大約二十年前認真建立了一套電影欣賞的紀律。一開始是為了我的電影課教學所需。所謂教學相長。雖然多年不開課了,直到今天還是這樣訓練自己。

Art of Watching Films

1. 看電影前的準備

看電影前唯一的準備就是看過預告片及官方公布的基本資訊,也只根據這些決定要不要看。不看任何影評。

2. 學習接納與欣賞各種電影

不要都看同一類型的電影,或是只看「喜歡」的電影。儘量多元。因緣際會得知某部電影,看過基本資訊,覺得不會太差,感到陌生又好奇,就去看了。

3. 意識到自己的過度期待與偏見並試著放下

「不要」因為電影得了獎、在熟悉的城市拍攝、改編自喜歡的小說、欣賞某個導演或演員、自己對某些議題的態度……就對電影有過度的期待,或是因此直接接受或拒絕一部電影。懂得覺察並放下自己的過度期待與偏見不容易,需要長期訓練。

4. 看完電影之後立即釐清自己的體驗

看完之後(片尾致謝字幕時間留在位子上,這時就開始了)花一點時間沉澱:釐清自己的體驗以及體驗與電影的關聯,想一下電影的部分與整體的關聯,辨識讓電影的整體大於部分的總和的主軸或焦點。然後才繼續其他的事。

5. 辨識電影的主軸,掌握部分與整體的關聯

每部電影都有劇情、角色、情緒、理念與風格。其中一個、也只有一個向度會是主軸,其他四個向度就聚焦在這個主軸上。訓練自己辨識主軸與焦點(有點像假設考驗,也許要五個都假設過一輪才知道哪個比較適配;有時會需要再看一次才能確定),對電影會更有全貌觀。

6. 接受並理解看了某些電影的「不舒服」感覺(如果有的話)

觀影的體驗永遠是自己用過去的經驗連結電影的內容建構出來的。不舒服的體驗更能促進這樣的覺察。看完某些電影的不舒服感覺跟電影好壞是無關的。

7. 不要過度在意電影與所謂真實的出入

電影就是電影,和所謂真實的出入並不重要(即使是所謂「基於真實事件」的電影)。在銀幕裡的宇宙,角色、故事、情緒、想法和風格能夠自我完備,統整為堅實的整體,就是好電影。

8. 儘量看到電影的優點

看了不太好的電影也儘量找到它的優點。要公開表達,也是先說優點,再委婉表達評價。要考慮電影本身的企圖心,而不是用單一的高標準評價所有電影。

9. 記錄並分享觀影體驗

在看電影的這一天結束前,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未必是長文。通常是數十字至百餘字的社群網站短文。

10. 不看任何影評

我不看任何影評,不論看電影之前或之後。時間都用在專注建立自己的觀點。隨著人生閱歷與觀影經驗累積,回頭看自己過去的記錄,自然會看到進步。如果真的需要再確認某些事,親自再看一次電影。

11. 不受朋友的意見影響

社群網站上剛好看到朋友對電影的觀點還是會看一下。主要是為了發現(如果他們沒分享我就不會注意到的)有趣電影。但不會受他們的意見影響。我會再去做功課,例如查一下導演與主要演員過去的作品,再自己決定要不要看。

12. 儘量不二刷

訓練自己畢其功於一役,看一次就必須享受與分析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