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399 元交通月票使用心得

使用高雄 399 元交通月票即將滿三十日。去年只賣一個月的 520 元方案我也用過。本文整理這兩個月的超低價月票使用經驗,提供尚在觀望者參考。

MeNGo

先買再說,你一定需要

月票會改變你的行為。如果你還沒有月票,不要用目前的移動方式來推估自己「需不需要月票」。用了才會知道。先買一個月試試看。

既然是吃到飽就儘量用。帶著好奇心與玩心去探索。你會在過程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公共運輸使用方式。過了這一個月你或許會發現自己真的需要。就算不再續用也沒有損失什麼。

增加移動彈性

YouBike 只是騎個不到一公里就還車也沒問題。以往如果沒有要轉乘公車、輕軌或捷運就沒有轉乘優惠,前三十分鐘就要付 5 元。現在一律免費(連電輔車都是!)。所以隨時隨處可用,代步幾百公尺都好。

公車、輕軌與捷運隨意使用。以往只搭一站你會覺得有點浪費,例如輕軌搭一站或多站都是 10 元,捷運基本費率 17 視里程可以搭個三、四站。現在搭一站也行。

以往搭公車當然都搭家附近有站牌的路線。有了 YouBike 以後可以搭的車多了一點。最近的下車站離家一兩公里也可以。再騎車回家便是。這原本就有轉乘優惠。

提升休閒品質

如果你原本平日晚上都只是在家附近公園散步,有了月票就可以乾脆搭個捷運或輕軌、或公車(看哪個方便)到不遠但更有趣、更舒適的地方。例如港邊。可能多花一點點交通時間,但得到的價值百千倍。

假日也是。距離長一點的捷運旅程,或是渡輪,既然可以無限次數搭乘,你當然就是想到就搭了。你可以去更多好玩的地方。

行程也會更有彈性。你如果騎機車、開車去某個地方,最後還是得回到停車場。停車就像下錨一樣把自己「綁」住。使用公共運輸就少了這層束縛。

如果你有跑步的習慣,月票也讓你的路線多了彈性。你不一定要回到原點。只要跑到有車站的地方搭車回來就好。以往當然也可以,但是現在不用多花錢。

通勤的小旅行

有了月票你就會想儘量用它,不然就浪費啦。以往有些公共運輸不算特別方便的地方你也會覺得可以試試,也就連帶著增加了探索城市陌生角落的機會。

例如這陣子我常到鳳山的牛稠埔,大致就在園藝試驗所一帶。公車很少,捷運有點遠。我先搭捷運到大東站再騎兩公里 YouBike 過去,幾趟之後也熟悉了。算算時間跟開車其實差不多。而且還因此注意到原本的糖業鐵路遺跡與路廊,對鳳山的紋理有更細緻的體驗。

日前到台南開會也是。我先搭捷運到橋頭再轉台鐵。橋頭以南的里程都在捷運上,月票的守備範圍。只要付橋頭與台南間的台鐵車資。市區南北移動,台鐵區間車比捷運便宜。但有了月票就反過來了。當然沒差多少錢。但重點是那個「充分利用月票」的玩心讓我藉出席會議之便體驗到新的轉乘方式。

縮短心理距離

我常去內惟藝術中心看電影。如果你住新興、苓雅、前金,以往或許會覺得內惟有點遠。那個「遠」的部分感覺來自捷運轉輕軌來回超過六十元的車資。你想想,看場電影要多付六十元。有了月票,就覺得近了許多。

內惟與哈瑪星、鹽埕也因為輕軌而變得很近。有時在內惟藝術中心看完電影剛好晚餐時間,我會跳上輕軌到哈瑪星、鹽埕覓食。感覺彷彿就在隔壁。

假日常到哈瑪星與旗津走走。吃小吃沒問題。但有時想要舒服吃個飯,就未必留在當地吃。要從一堆做觀光客生意的店家中找到合適的太難。乾脆搭個輕軌回市區吃。如果騎機車或或開車就會覺得這樣移動好遠好累。

促進身心健康

我很少開車了。以前開車的時候覺得那個金屬與玻璃箱子是屬於自己的空間,認為箱外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總是邊開車邊抱怨。駕駛私有運具真的會把你變成一個更糟的人。搭乘公共運輸,你會更積極感受與融入這個世界。這是我自己的體悟。

這裡要特別說說路面電車,也就是輕軌。如果電車行駛於地下,每個人都低頭滑手機。在路面電車上,很多人會看著窗外。路面電車重新連結了人與城市。

不需要電梯、升降裝置、渡板、陡坡、司機或站務人員輔助,輪椅就可以輕鬆進出月台與車廂。這也是路面電車的人本價值。當然推著娃娃車的父母(或阿公阿嬤遛孫)也更自在了。

如果你在放學時段搭輕軌,經常會看到滿滿的學生。路面電車延續同學們走出校門之後的社交(公車比較小也比較晃,車上沒有這麼好聊),溫暖的陽光療癒同學們的心靈。都是獨特的價值。

建立現代價值

高鐵通車十六來,工作關係我搭高鐵轉台鐵抵達過許多縣市。出站以後怎麼辦?在地公共運輸很少真的好用。我還是儘量利用,當成遊戲與探索。這也累積了我的公共運輸經驗及信念。

另一個改變我的是高雄捷運。我原本也是很喜歡自己開車的人。高雄捷運十五年前通車之後,我才開始在高雄搭公車。當年的公車真的很糟。但我就這樣持續使用,也見證了本市公共運輸的進步。

私有運具,不管用油用電,都沒有永續性。在這個迫切必須實踐永續性的時代,公共運輸不僅是時代的趨勢,也是正確的價值觀。便宜的交通月票是一個好機會,讓習慣騎機車、開車的你更容易探索公共運輸,建立現代價值。

這也連帶解決了交通安全的問題。以台灣的汽機車密度,道路再怎麼改也安全不到哪去。當人們能夠選擇更永續的交通方式,安全也就更能確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