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包括政府,對公共運輸的想像都只是替代既有的私有運具旅次。這其實都是不常利用公共運輸的人非常侷限的想像。公共運輸的價值不止於此。
一般民眾使用私有運具多半都只在幾個習慣的定點之間移動,所有的腳本都已經自動化,停車問題通常也都已有解。所以你說公共運輸要能替代這些旅次,習慣使用私有運具的人很難理解。
他們通常會回一句「不習慣,不夠方便」。便宜的交通月票當然也沒吸引力。他們就已經認定自己「不需要」公共運輸了。
所以「交通月票」不應該被窄化為「通勤月票」。一方面,已經自動化、甚至效率最佳化的私有運具通勤原本就是最難替代的旅次。另一方面,月票價格夠低時,就不會只能用在長程通勤,而是更深入生活的各個面向,帶來更多的移動自由與探索樂趣。
這有點像「地方包圍中央」。就算民眾還是使用私有運具通勤,如果便宜的月票讓他們在其他情境有了動機使用公共運輸,開始感受到公共運輸的價值,時間一長自然會樂意改用改用公共運輸通勤。
公共運輸優於私有運具之處,其實在規律的通勤移動以外更容易彰顯。
想一下私有運具的限制。你不論開車、騎車到哪裡,都要停車。不論停車方便與否,你最後終究要回到停車的地方。所以你就是不斷地下錨把自己綁住。你的移動其實是很沒有效率的。你或許以為有,但那只是錯覺。
移動的風險也是要考慮的成本。台灣的交通實在太亂。大部分的人開車、騎機車都太隨便。每天使用私有運具,累積的風險其實相當驚人。但多數人低估了累積的風險。
即使沒有充分意識到累積風險,你或許還是會意識到「這段路開車、騎機車很累」。那個「累」就是源自於在高風險環境駕駛私有運具的認知負荷。
這也更突顯公共運輸的價值。你不管到哪裡都不需要「回頭」。你不需要回到停車場。你人在哪裡,就是新的起點。你會有更多的移動自由。
選擇了公共運輸,移動的風險以及認知負荷也跟著降了下來。你有更多的認知資源可以享受移動的過程,以及探索移動過程中的人事物。你的生活變得更豐富。
很多人、尤其不習慣使用公共運輸的人,不喜歡或不知道如何面對過程中的「等待」。在此順便分享我的等待腳本:
- 做下一段行程的功課(如果有的話)
- 逛逛車站及鄰近聚落並記錄觀察
- 整理前一段行程所見所感
移動與等待,都是田野。我對交通與鄉鎮紋理的了解都是這樣一點一滴累積來的。而這些理解都是使用私有運具移動難以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