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運輸與身體活動:正確的生活習慣是一整套、相輔相成的

使用公共運輸移動經常需要搭配步行或是公共自行車,也許還要爬樓梯。有些人會覺得累或浪費時間。但是如果從運動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身體活動的好機會。

Public Transportation

就算你平常完全不運動,若能好好運用這些零碎時間,在移動的過程中累積的活動量也會讓你的體能與健康狀況比開車、騎機車好一點。

更好的體能代表更自由的移動能力。你可以輕鬆步行或騎公共自行車的距離愈長,在其他交通工具的搭配上就更有彈性。所以說公共運輸與身體活動相輔相成。

方法很簡單。八年前我在〈通勤順便運動:有效利用通勤時間累積運動效果〉條列過這三點,也分析過心率:

  • 走得到就儘量步行,儘量加快速度並減少減速或暫停次數。
  • 需要上樓就爬樓梯。
  • 走不到又不算太遠的距離,騎公共自行車。

快走一段顯著的時間不暫停,以及穩定的爬樓梯,對提升心率最有幫助。公共自行車,尤其 YouBike,因為設計得太好了,騎起來很輕鬆,反而沒有運動效果(除非距離夠長)。所以真的走不到才騎車。舊文有心率分析。

十年前我還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時,就是從這些零碎的身體活動開始的。雖然九年前開始建立正式的運動習慣且至今不輟,日常移動時利用零碎時間累積身體活動的習慣也還是持續。

動機很重要。我無時無刻不在留意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所以一般人會想要儘量少走點路,我倒是蠻歡迎。

幾個幫自己建立習慣的訣竅:

  • 用你智慧錶把這些零碎的活動記錄下來。再瑣碎都記錄。一整天結束前看看累積的活動量,也會有種小小的激勵與成就感。
  • 雖然很多智慧錶會自動偵測活動,有些活動手錶未必會偵測到。所以我一律手動啟動與結束。一方面是「我現在要運動了」的儀式,一方面也是訓練自己對可以增加身體活動的情境更敏感。

不要小看這些零碎的活動。當你因為太忙、或是身體狀況不佳而無法做正式的運動時,這些零碎的身體活動會讓你維持起碼的活動量,不會整個停擺。

步行也有很多附加價值。例如探索環境。快走再快還是比騎自行車慢,你會注意到環境中的許多細節。而這些細節是開車、騎機車看不到的。這些偶然的發現與意外的驚喜同樣也是一種強化,讓你更喜歡走路。

不管你有沒有運動習慣,我都建議你把這個利用零碎時間累積身體活動量的習慣建立起來。它會讓你經常想到運動,而且因為就散在日常的生活腳本之中,很容易順便做到。這個基本的習慣也讓你把使用公共運輸時的步行轉化為樂趣與價值。

公共運輸與身體活動相輔相成。正確的、永續的生活習慣是一整套的。

延伸閱讀